指路完后,就开始泼汤了。女知客在锅里熬些薄汤,挑汤人舀到罐子里挑着,另一头是篮子,里面放着招魂幡。然后挑汤人在前面带路,后边跟着披麻戴孝的儿子、儿媳、,闺女,亲和以及本家比逝者辈分小的戴着孝帽也要跟着,到土地庙去泼汤。俗话说:不动,粮草,逝者从家里出来,要到土地爷那里报个号,在那里停留,等候黑白来提走。西方大路路途遥远,泼汤就是去送路上吃的饭,也有汤的意思,让逝者糊里糊涂,忘掉前世的一切。一般要泼七次(父母在的五次)。
灵柩下葬也很繁琐。旧时还未实行火葬之前,澧水南麓的皇姑山,刘家山便成了墓地;灵枢抬到墓地,先由礼生、道士或和尚在墓穴中撒盐、五谷;抓一把大米写上“天地正气”字样;同时,还要烧钱纸,致赞词,孝子孝女在墓穴前痛哭流泪。
灵枢下穴时,大放、,待灵柩全部沉到穴底,礼生或道士、和尚执锹铲一撮土给孝子,孝子便用孝服兜着,跪在墓穴前,撒在灵柩上面,然后,亲友掀土垒坟堆好,一切完毕,再由孝子将灵牌抱回家中,安在堂中,烧香祭祀。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