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命的终点,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善待,就是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殡葬改革不应该仅仅是片面地提高火化率,也不仅仅是节约土地和节俭薄葬,更应该顾及逝者的尊严和生者的感情。如果说在戎马倥偬的年代无法做到,在物质极其贫乏的困难时期很难做到,那么在物质生活相当丰富的今天,我们是没有理由做不到的吧!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同属东亚受儒教文化影响的日本的做法:将殡仪会馆和火葬场分开,后者基本上是***建造的公共设施,主要功能是处理,带有较强的公益性色彩;前者则由民间公司运营,主要业务是守灵和告别式,彰显逝者的尊严并抚慰生者的悲伤情感,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提高殡仪服务的质量。
孝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孔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中心思想是个“仁”字。《中庸》孔子言:“仁者,人也”。从写法上来看,一个二,一个人,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以家庭关系为例,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这种自上而下的仁义,称之为“爱”,那么子女对父母的自下而上的仁义,则称之为“孝”。父母对子女的这种爱,一般都是倾其所有无怨无悔。在这一点上,人类社会和动物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殡葬一条龙服务:的布置
正厅的布置,上首登墙悬挂布幕,布幕可用白色或较深沉一点的颜色。布幕上面另悬横幅,颜色要与布幕协调。横幅上可用白纸剪字贴,或用白纸黑字书写“沉痛哀悼xx老人(或称***或称先生)”。布幕正中悬挂亡者,上可根据不同情况披红绸或黑纱。前应设灵案,案桌前方系白布桌围或粘白纸桌围,桌正中书写奠字。如已经火化,将骨灰盒安置于灵案上。如尚未火化.将灵枢(指火葬场之公用尸盒和家制棺木)摆于灵桌的左边,灵枢或骨灰盒旁可以摆上常青盆景或鲜花。灵枢与灵桌中间要存一定的距离,为孝家对前来者答礼的席位。对于亲友送来的挽联、花圈、祭嶂等之物,都应陈列在之内,可置于两侧和左右墙壁之处。各种礼物之陈列,应做到色彩调和,层次分明有序。堂内照明应合理分布,与灵案部位应强于其它部位。
设
放中间,儿女两侧守,有人家属要叩首还礼。在亡者的头前放一张小方桌,摆放供品:圆形蒸馍十个、肉一块、面条一碗用一双筷子插在中间。供果不限。两边各放白蜡烛一支,要准备足够的白蜡烛,因为要一直点燃到出殡。准备亡者的黑白,供奉在中央。前面供放一个香炉,点燃三炷香。购买一个瓦盆,俗称“老盆”。亡者家属用利器在其底部钻孔。每人钻一个孔,孔越多越好。钻好后,把老盆放在供桌前,开始在里面燃烧火纸。把火纸对折点燃,放入老盆内即可。亡者出殡前,在家燃烧的火纸,不用打钱。(刚刚说了,现在会被火葬场的车直接拉走,所以里只有供桌没有了)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