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殡葬服务公司认为殡葬改革符合可持续发展。因为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居住区内土壤、淡水、林草和生物种类等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殡葬服务公司认为采用传统的土葬等方式,能够环境造成的破坏很大,一方面,大量使用木材制作损坏了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祭祀用品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因此,殡葬服务公司认为对以往殡葬方式进行改革,是必然的。
其实,殡葬业所有的问题都源于认知问题。
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从前有句话叫“死无葬身之地”,是对一个人的人生凄惨的描述,或者是对人的恶毒的。相反对人生后的一点需求则是“死有所葬”。后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又改说成“逝有所安”。“逝”是对“死”的庄重的说法,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动物就不这么说);“安”则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安葬”和“安慰”。“安葬”指的是妥善处理(无论是火葬还是土葬还是其他葬式),主要是物理层面的事情,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就是火化和埋葬(或保存);而“安慰”则是指包括传承逝者精神财富的对家属的悲伤慰籍,主要是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东西,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包括、守灵、告别等内容的殡仪服务,简单地说就是追悼(过去也叫祭奠)。显然,这么多年中国的殡葬改革主要是将精力放在“处理”方面了,甚至连“妥善”都还谈不上。对于属于精神和情感层面的追悼,做得远远地不够,或者说一直被忽略了。而这个被忽略了的才是人类特有的本质的东西。
量价双动能,传统业务未来五年CAGR 预计超过35%。
1)量升:随着我国人口尤其是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率预计缓慢提升。当前国家把提升火化率作为殡葬工作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火化率达到或接近100%。假设该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则我国火化率未来五年CAGR 为16.25%。我们预计,人口、率和火化率三要素共同作用下为行业传统业务带来年化17.79%的增长。
2)价涨: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进入壁垒很高,墓地资源又极具稀缺性,导致合法合规的经营性公墓溢价很高。此外,行业信息的高度不透明导致价格不透明,使得供给方拥有定价权,行业维持高利润率水平。我们预计未来五年行业传统业务将保持年化15%的价格提升趋势。2015年传统业务市场规模为1108亿元,在量价齐升的综合作用下,我们测算传统业务未来五年CAGR 约为35.46%,预计2020年达到5054亿元.
比如,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中极为强调血脉延续的意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河南孟县民间的丧礼中即有这样的习俗:入棺后,要给死者盖上大红被子,然后从被子的尾端横剪一条交给儿媳,据说这可以传后代、续香火。丧礼中的孝道还有很多表现,比如在山东,民间丧礼中的“圆坟”习俗,圆坟在葬礼后两三天举行,黄县民间把圆坟又叫“送衣坟”。送衣坟就是死者家属把圆坟的东西赠送给已出嫁的闺女。圆坟之后,娘家给闺女一个白柳条篓子,内装、镜子、蜡烛和菜之类的物品。闺女带回婆家后,立即把早已准备好的供菜、包子和面鱼等五种东西送回娘家。据说,姐妹之间谁先送回娘家,谁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其中也体现了孝义必有好报的观念。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