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的主要环节与关键技术
产品设计环节——三位建模是基础
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利用数字化建模技术为产品构建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减少物理实体样机制造和人员重复劳动所产生的成本。同时,三维模型涵盖着产品所有的几何信息与非几何制造信息,这些属性信息会通过PDM/cPDM (产品数据管理/协同产品定义管理)这种统一的数据平台,伴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是实现产品协同研制、产品从设计端到制造端一体化的重要保证。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数字化建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至今使用三维CAD设计软件的全三维建模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数字化建模技术的应用始于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对产品和零部件的精度、质量、加工工艺有着比其他行业更加苛刻的要求,航空航天工业让数字化建模技术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
那些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讨论数字化工厂的未来图景时,提到的是“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需要企业从6个维度建立相关的企业能力:
强大的客户需求收集和分析能力;社会化交互的产品研发体系;模块化、智能化的产品制造工艺;高灵活度的供应链管理;与客户需求匹配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维护能力);智能的库存和物流管理体系。
数字化工厂的内涵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走向竞争市场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我们认为从五个方面着手实‘数字化工厂”的目标。对各项目标的具体实施,即为“数字化工厂”具体的内涵。
搭建一体化工作站数字化 搭建安全快速的网络平台是一体化工作站信息化的前提。计算机己成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具。我校一体化工作站的系统平台由计算机主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通过软件来相连各个系统的平台,将实训车间的数控设备与数据管理平台相连,进而实现对数控设备网络化管理。当然,操作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网络操作能力,只有软硬件和操作人员都具备了数字化的能力才能实现数字化工厂。
数字化的终目标
工厂实现数字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我们终是要实现智慧工厂。而在实现智慧工厂的进程中,我们还需要深入***精益生产的理念。如上文所述,我们监控设备信息终是为了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同样的,我们监控库存信息,目的是为了降低库存,提高周转率;监控生产节拍是为了查看瓶颈工艺,进而消灭瓶颈,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