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氢氧化镁表面有较高的正电荷,所以一般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产品中,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加热分解,释放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从而降低被氢氧化镁填充的合成材料在火焰中的表面温度。氢氧化镁在阻燃过程中不仅没有发生有害物质,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在立即停止燃烧的同时消除烟雾,停止熔化。
氢氧化镁的分解温度达到340℃,非常适合PP、PE、ABS、EVA等成型温度高的产品。电线电缆阻燃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护套材料、防火填充材料、注射色母材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于2000年12月制定了工业粉状氢氧化镁行业标准(HG/T3607-2000),同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迄今为止见过的标准,被HG/T3607-2007所取代。国外规格和品种氢氧化镁的生产规模很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有近20年的历史,但没有公式提出的标准。但与含卤有机阻燃剂相比,要达到相当的阻燃效果,填充量一般要达到50%以上。由于氢氧化镁是无机物,表面与高聚物基材的相容性差,如此高的填充量,不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填充到高聚物材料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会下降。
应用于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助剂有表面活性剂(硬脂酸、硬脂酸钠等)、偶联剂等。每一种改性方法所使用的助剂都不相同,其中包括超细化、表面化学包覆和微囊化等改性方法,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进行探索,以找到更好的生产工艺。氢氧化镁燃烧脱水后生成的氧化镁是高强度、高耐热材料,可作为保护墙,隔绝火源和有毒有害气体,氢氧化镁和酸的中和能力强,能够迅速中和塑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酸性气体SO2、NOx、CO2等。偶联剂处理是目前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其中偶联剂常用。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干燥工艺和湿法工艺在工业上都有应用。
氢氧化镁燃烧脱水后生成的氧化镁是高强度、高耐热材料,可作为保护墙,隔绝火源和有毒有害气体,氢氧化镁和酸的中和能力强,能够迅速中和塑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酸性气体SO2、NOx、CO2等。因为氢氧化镁表面有较高的正电荷,所以一般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氢氧化镁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的阻燃剂,为了发挥阻燃的目的,重要的是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均匀分散。但是,两者的极性差异很大。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