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四川砖雕构件诚信企业「河南锦唐砖雕」
来源:2592作者:2022/7/11 19:47:00






我们了解了中国戏剧历史渊源后,以便认识墓葬出土的宋金元时期杂剧人物砖雕带来的信息。可以想象墓主生前肯定是“杂剧迷”,或者是“票友”,他们也可能留有遗嘱,让家人在墓壁上砌一出出杂剧砖雕图案,以备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欣赏杂剧。宋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拓片,出土于河南偃师县的一座宋墓。雕砖长28厘米,宽8厘米,厚3厘米。砖质坚实,色呈青灰。磨光的一面浮雕了人物全身图像,四周无框,右上角浮雕长方形的式样,上刻楷书“丁都赛”三字。


山西稷山县苗圃金墓杂剧砖雕,是一组由4人构成的反映金代早期杂剧演出的珍贵实物资料。1978年发现,原砌于稷山县苗圃1号墓南壁上,与戏台共存。这4个杂剧人物各用两块大砖雕成。人体高65~70厘米,是已发现的同类砖雕中个体一组。4人并立,自左至右,人戴幞头(原有帽脚,已风化脱落,帽后留有插脚的空隙),穿抹领衬衣,圆领窄袖长衫,腰束带,下着裤,袖手而立;第2人头巾裹,穿长衫,腰束带,敞胸怀,脚穿尖头鞋,扎裤口,其右手下垂,袖长及膝,左手上举展指置左面颊下,头微低,吐舌露齿,喜笑颜开,似在侧耳细听,表情生动滑稽。


山西不愧是“中国戏曲的摇篮”。自汉代出现戏曲萌芽始,至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各种戏曲。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山西更成了戏曲艺术的中心。也正由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戏曲风尚,山西的地方戏台遍布各地乡村。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现在仅存的6座元代戏台,都在山西晋南一带。


一位位普通百姓,怀着一颗颗匠心,拿起刻刀,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形状便跃然石上。可以说,一块砖,就是一片艺术的天地。作为古建筑雕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原砖雕期望得到更多保护和传承。砖雕就是在砖上进行雕刻,即在青砖上雕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是古代建筑中一种很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木雕相比,砖雕使用时间更为长久;与石雕相比,砖材料较软易于操作,所以自古以来砖雕一直是建筑装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北京、江苏、安徽、山西等用砖的民居建筑中使用更加广泛。


赵经理 (业务联系人)

16638332706

商户名称:河南锦唐砖雕艺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