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液中的三价铬含量过高,应如何除去?
镀铬液中的三价铬含量过高,应如何除去?答:要减少镀铬液中三价铬的含量,必须在小的阴极表面和大的阳极表面,用大的电流强度来进行电解,三价铬在阳极上氧化至六价铬具体的方法是:将溶液热至80℃,以细的铁棒作为阴极,阳极面积为阴极面积的十至数十倍,阳极电流密度为1.8~2A/d㎡。电解时间视三价铬的含量多少而定,温度越高,除三价铬的效果越好。
含有根离子的电解液
一般采用或来提供根离子。根离子另一特点是能在低温(18~25℃)低电流密度(2~2.5A/d㎡)下获得光亮的铬层。当温度达45℃时,可获得光亮铬层的电流效率为19~21%,而在标准镀铬液中则为13%。含有根离子的电解液,随着温度上升,其工作范围比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电解液为宽。温度和电流密度的控制要求严格,两者之间还要紧密配合。电流密度固定,温度只能变动1~2℃,温度固定,电流密度变动2~3A/d㎡。
镀镍溶液的常见金属杂质是什么?
镀镍溶液的常见金属杂质是什么?答:镀镍电解液对杂质非常敏感,当存在某些金属杂质时(其含量甚微),会使镍镀层质量变坏。铜、铁、锌等金属离子是镀镍液中常见的有害金属杂质。铁在电解液中比镍优先沉积在阴极上,而使镀层发脆,易龟裂。铁在镀镍液中的高含量不得大于0.1克/升。铜的析出电位低,所以优先在阴极析出,使镍层呈棕黑色或灰黑色。铜的高允许含量为0.02克/升。锌在镀镍液中的允许含量不大于0.01克/升,当电解液中含有少量锌时,在镀件的边缘及尖角上产生光亮的镀层。
电镀槽的组成和工作条件会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槽的组成和工作条件会影响电镀层的质量。此外,由于电镀使用有害化学品,因此在处置时必须格外小心,根据水溶液,废水具有严格的处理标准。在普通电镀中,当电镀层变厚时,光泽会消失。因此,通过向溶液中添加合适的添加剂,可以进行平滑的光泽电镀。此外,镀铬是常用的电镀之一,因为镀层具有光泽度,在空气中无变色,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