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双壁波纹管HDPE双壁波纹管管材的接口处理方法
承插式连接如下(DN≤500):
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接头应采用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的承插式接口,橡胶圈接口应遵守下列规定:
1、接口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4] 。
2、接口时,先将承口的内壁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上涂润滑剂,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
3、接口方法应按下述程序进行:DN400及其以下管道,先由一人用棉纱绳吊住被安装管道的插口,另一人用长撬棒斜插入基础,并抵住该管端部中心位置的横挡板,然后用力将该管缓缓插入待安装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的承口至预定位置;DN400以上管道可用两台手扳葫芦将管节拉动就位。接口合拢时,管节两侧的手扳葫芦应同步拉动,使橡胶密封圈正确就位,不扭曲、不脱落。89再生水renovatedwater,reclaimedwater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的水。
HDPE双壁波纹管HDPE双壁波纹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所用术语
2.1.60 总凯氏氮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有机氮和氨氮之和。
2.1.61 总氮 total nitrogen
有机氮、氨氮、亚肖酸盐氮和肖酸盐氮的总和。
2.1.62 总磷 total phosphorus
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的磷含量之
和。
2.1.63 好氧泥龄 oxic sludge age
活性污泥在好氧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2.1.64 泥龄 sludge age
活性污泥在整个生物反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2.1.65 氧化沟 oxidation ditch
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构筑物呈封闭无终端渠形布置,用以降解污水
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一般采用机械充氧和推动水流。
2.1.66 好氧区 ox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 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
有机物和进行肖化反应。
2.1.67 缺氧区 anox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为 0.2~0.5mg/L。当生物反应
池中含有大量肖酸盐、亚肖酸盐并得到充足的有机物时,便可在该区内进行
脱氮反应。
2.1.68 厌氧区 anaerobic zone
生物反应池的非充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 0.2mg/L。微生物在厌氧区
吸收有机物并释放磷。
2.1.69 生物膜法 biofilm process,attached growth process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
不断接触,微生物细胞在载体表面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胞外多
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孔状结构,称之为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生物吸附和
8
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1.70 生物接触氧化 bio-contact oxidation
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曝气系统构成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有氧条件下,
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广泛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2.1.71 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由接触氧化和过滤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在有氧条件下,完成污水
中有机物氧化、过滤、反冲洗过程,使污水获得净化。
2.1.72 生物转盘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RBC)
由水槽和部分浸没在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污水处理构筑物。盘体表
面生长的生物膜反复接触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
2.1.73 塔式生物滤池 biotower
一种塔式污水处理构筑物,塔内分层布设轻质塑料载体,污水由上往下
喷淋过程中,与填料上生物膜及自下向动的空气充分接触,使污水获得净
化。
2.1.74 低负荷生物滤池 low-rate trickling filters
亦称滴滤池(传统、普通生物滤池)。由于负荷较低,占地较大,净化效
果较好,五日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达 85~95%。
2.1.75 高负荷生物滤池 high-rate biological filters
一种污水处理构筑物,通过回流处理水和限制进水有机负荷等措施,实
现高滤率。其五日生化需氧量负荷和水力负荷分别为低负荷生物滤池的 6~8
倍和 10 倍。
2.1.76 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 BOD5-volumetric loading rate
一种负荷表示方式,指每立方米容积每天所能接受的五日生化需氧量,
单位:kg BOD5/(m3
·d)。
2.1.77 表面负荷 hydraulic loading rate
一种负荷表示方式,指每平方米面积每天所能接受的污水量。
2.1.78 固定布水器 fixed distributor
生物滤池中由固定的布水管和喷嘴等组成的布水装置。
4 回填
7、1 一般规定
7.1.1 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至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7.1.2 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机回填。
7.1.3 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7.1.4 回填前应排出沟槽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质土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带有硬棱角的大块物体。 7.1.5 回填时应分层对称进行,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以确保管道及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7、2 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7.2.1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4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屑、粒径小于40mm的沙砾、中粗黄砂、粉煤灰或开挖出来的易于夯实的良质土。
7.2.2 设计管基支承角2α范围内必须用中粗砂填充密实。
7.2.3 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时,沟槽回填应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或石屑分层回填至管顶以上0.4m,在往上可回填良质土。
7.2.4 回填土的压实度详见下表。管顶0.4m以上若修建道路则按道路规范要求执行。 沟槽回填土压实度要求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