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打在哪里水源充足
一般在哪里打井水源会比较充足呢?
1、“撮箕地,找水有利”。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层,因岩性的局部变异而成为隔水层时,它就能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大山连接得很远,向一头倾没,在其倾没端适当地形之处的含水层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山扭头,有水流”。因山扭头而造成的山湾低处,阻滞顺山流来的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富集,打井有水。
9、“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一个山的形状向对面凸出来,另一个山的形状向里面凹进去,凸凹直接相对,在凹山低处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在此山咀倾斜方向的低处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湾对湾,水不干”。两个山湾正面相对,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在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
13、“河漫滩上卵石多,地下潜水似暗河”。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可以截流蓄水,打井取水。
14、在大河沿岸寻找古河道。古河道现在虽然被掩埋,但是含水层为砂砾石,仍有潜水流动,是打井的好地方
井的种别:按一定依据划分的井的总类。按钻井的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等;深水井开至地下水层,冬暖夏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连续抽不干。按完钻后的井深可分为浅井(<1200m)、中深井(1200~3000m)、深井(3000~5000m)和超深井(>5000m);按井眼轴线外形可分为直井和定向井。
探井:指以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的组合和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局部构造为目的,或在确定的有利圈闭上和已发现油气的圈闭上,以发现油气藏、进一步探明含油气边界和储量以及了解油气层结构为目的所钻的各种井,包括地层探井、预探井、详探井和地质浅井。根据地层预告,邻井资料,返出岩屑等分析井塌部位和井塌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防止卡钻,如果井身轨迹问题可简化钻具减少扭矩。
开发井:指为开发油气田所钻的各种采油采气井、注气井,或在已开发油气田内,为保持一定的产量并研究开发过程中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调整井、增补井、扩边井、检查资料井等。
直井:井眼轴线大体沿铅垂方向,其井斜角、井底水平位移和全角变化率均在限定范围内的井。
定向井:沿着预先设计的井眼轨道,按既定的方向偏离井口垂线一定间隔,钻达目标的井。
丛式井:在一个井场上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可含一口直井)。
救援井:为抢救某一口井喷、着火的井而设计、施工的定向井。
1、 快速钻进接单根时,为何要求“晚停泵、早开泵”?
答:因为快速钻进时,钻速快、岩屑多,为克服钻井液悬浮能力差,防止接单根时钻井液静止时间长造成沉砂卡钻,因此必须要“晚停泵、早开泵”,尽量缩短钻井液静止时间。
2.、如何正确判断牙轮钻头牙轮卡死?
答:钻进中出现扭矩增大(如转盘负荷增大、方钻杆周期性蹩跳、转盘链条忽紧忽松、柴油机声音忽高忽低、摘转盘后转盘车等)现象,结合牙轮使用时间和地层情况综合判断,钻头牙轮可能卡死,应立即循环起钻。
3、高速起钻有何危害?
答:①容易使钻机超负荷工作;
②井下有复杂情况时,容易将钻具拔死(卡钻);
③起钻速度太快,一旦放气失灵将导致顶天车;
④易产生较大的抽汲压力,导致溢流、井涌,或抽垮地层,使本来正常的井眼复杂化。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