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电动机隔爆外壳的各零部件间的隔爆结合面宽度、间隙过直径差
组成电动机隔爆外壳的各零部件间的隔爆结合面宽度、间隙过直径差、隔爆结合面粗糙度等符合GB18613-2012的规定;接线盒内部导体之间,导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10mm(380V/660V)、180mm(660V/1140V)、爬电距离不小于16mm(380V/660V)、28mm(660V/1140V),须符合GB18613-2012的规定。电动机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额定运行时,其外壳表面温度不超过130°C(温度计法)。
为了保证隔爆外壳的隔爆性能,连接用的紧固螺栓装有防松垫圈,以防螺栓自行松脱,螺栓和不透螺孔紧固后,已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外壳上不透螺孔的周围及底部的厚度不小于3mm。
煤矿井下防爆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
3.1 防爆电动机使用前的检查
3.1.1 新安装和长期搁置未使用的电动机,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标准规定,否则电动机必须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电阻达到要求后才能使用。
3.1.2 仔细检查所有紧固螺栓是否拧紧,弹簧垫圈是否丢失,防爆外壳各零部件连接是否妥当,接地是否可靠,电机接线端子与电缆的连接是否可靠,如发现不妥之处应及时处理。
3.1.3 检查电动机所配用的防爆起动设备规格、容量是否符合要求,接线是否正确,起动装置操作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起动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可靠接地。
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
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即对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在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异常条件下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且交流转子或定子绕组在高环境温度下达到额定运行温度后,从开始通过启动电流IA时起直至温度上升到极限温度所需的时间(单位:s) 。 对于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电机,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机械的、电气的和热的附加保护措施,尽力使电机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发生电弧、火花和过热现象,就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这种电机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而可用于危险环境。这就是增安型电机的防爆原理,同时也是它的名称的来源。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