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方法:化学沉淀法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又称MAP沉淀法,是将镁和磷酸或磷酸氢盐放入含有氨氮的废水中,使废水中的NH4+和Mg2+,PO43在水溶液中反应产生磷酸和镁沉淀,分子式为MgNH4P04.6H20,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磷酸,俗称鸟粪石,可作为建筑结构产品的堆肥、土壤添加剂或阻火剂。反应方程如下:
Mg2+NH4+PO4。
pH值、温度、氨氮浓度和摩尔比(N(Mg2+)、NH4+)、N(P043-)等。
氨氮废水以氯化镁和磷酸氢二钠为沉淀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镁、氮、磷的摩尔比为1.2:1:1.2时,处理效果较好。
结果表明,当pH值为9.5、镁、氮、磷的摩尔比为1.2:1:1时,处理效果较好。
结果表明,MGC12+NA3PO4.12H20明显优于其他沉淀剂组合。当pH值为10.0时,温度为30℃,n(MG2+):n(NH4+):n(P043-)=1:1:1:1:1:1时,将30min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从处理前的2222mg/L降至17mg/L,去除率为92.3%。
高浓度工业氨氮废水的处理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液膜法相结合。在优化沉淀工艺的情况下,氨氮去除率达到98.1%,然后进一步采用液膜法将氨氮浓度降低到0.005g/L,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水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形式存在。有机氮主要包括蛋白质、肽、氨基酸和尿素;无机氮通常指氨氮。亚硝氮(NO2)和硝氮(NO3)。氨氮是一种氨氮,通常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的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废水来源较多,如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废水、食品加工废水、化肥、冶金生产废水、炼油厂、制药厂废水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中氨氮营养的丰富和恶化,对水环境危害极大,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因此,对氨氮废水的排放要求也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目前,除合成氨、肉类加工、钢铁等12个行业(一般标准为25mg/L)外,其他行业应遵守GB8978-1996标准的综合污水排放标准。该标准明确表明,1998年后,新单位氨氮的较高允许浓度为15mg/L。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应对条件的控制
一、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的选择
研究表明,纯中氮素的含量虽较低,但对试剂纯度有很大影响,建议采用优级纯或基准试剂来降低试剂中的氮含量,从而降低空白值.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试水及试剂的质量检验。
在测试空白值不够理想的情况下,需要检测试验用水量和试剂,筛选出低含氮量的蒸馏水和试剂。
三、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应对条件的控制。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实验表明,90min前溶液显色不完全,90min后颜色趋于稳定,因此,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氨氮时,应控制显色时间,并在90min后显示出优异度和准确性。
四、PH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从氨氮反应的原理可以看出,在反应体系中,氧的平衡会受到影响。实验证明,PH值的变化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以中碱、中性为主,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符合分析要求。因为水质呈酸性,所以水样品不能比较,所以,水样品要特别注意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直到显色控制在11.8~12.4。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氮进入水环境的途径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氮进入水环境的途径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空气、非市区径流和生物固氮是含氮物质自然进入水环境的来源和过程。人的活动也是氮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各种浸滤液和地表径流。化肥是水体氮素的主要来源,作物未利用的氮素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伴随着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含量急剧增加。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