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为盐氮
该含氨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直接威胁到水体的整个生态环境。氨气是水污染的主要对象,在其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降低溶解氧含量,危及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另外,氨气的毒性远大于氨气,超标会引起水生生物。尤其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氨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为盐氮,与蛋白质结合产生亚,通过水生物进入人体,可能导致和畸形。为消除氨水对环境、水生物、人体造成的威胁,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通常采用吹脱、膜、吸附、化学沉淀、生物等方法。把氨氮的含量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废水的处理方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污水处理水质的关键
废水的处理方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污水处理水质的关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焚烧场渗滤液、中转站渗滤液以及各类垃圾资源化项目,如厨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工程产生的沼液等。不同类型的渗滤液水质差别较大,具体如下:
(1)垃圾种类、填埋方式、填埋规模、填埋时间、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渗滤液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填埋调节池CODcr水质CODcr水质CODcr水质CODcr在3000~12000mg/L之间,NH3-N在1000~3500mg/L范围内,C/N水平偏低。资源工程沼渣的填埋场也会影响其渗滤液的水质。
(2)焚烧场和中转站的渗滤液均新鲜,水质稳定,污染物负荷大,CODcr可达到4000~60000mg/L,NH3-N在800~2000mg/L之间,C/N含量较高。同时混合大量冲洗水,不进行厌氧发酵,水质指标低于焚烧场渗滤液。
过程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四个部分
过程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氨吹脱预处理,一级生化处理,氨气氧化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处理和污泥处理,其工艺特点是:
预处理脱氨技术采用穿孔曝气法。该废水经氨吹脱预处理后,除脱除大量游离氨和氨气外,还脱除部分难以挥发的酚、、硫化物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毒性,对生物化学处理极为有利。氧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过滤与固定膜生物转化工艺相结合的装置。当垃圾渗滤液流过纤维束时,污水中的悬浮物会被重力收集到池底,纤维束表面会有大量细菌和微生物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在鱼表面的形成和生长是一个有机物质在水中发挥各种生化作用的过程,其中有机物质分子首先与微生物发生迁移、附着或吸附;其次,细菌在鱼表面的细菌细胞,在鱼和细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迅速将其移入鱼和细菌表面;第二步,通过聚合桥梁和空间分子的相互作用,使细菌膜开始附着。
氨氮废水的来源。含氮物进入水环境的途径
氨氮废水的来源。
含氮物进入水环境的途径主要有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种。含氮物进入水环境的自然来源和过程主要有降水降尘、市区外径流和生物固氮等。在水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是氮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未经处理或处理的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各种滤液和地表径流等。人造化学肥料是水体中养分氮的主要来源,大量未被作物利用的氮素通过农田排泄和地表径流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伴随着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急剧上升。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任意排放的含氮污染物越来越多,对环境危害极大。氮在废水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有机氮、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亚硝态氮(NO2--N),而氨态氮是废水中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氨氮是指游离氨和离子铵两种形态的氮,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工业废水如焦化废水、合成氨和农田排水等。氨污染源多,排放量大,浓度变化幅度大。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