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加热的原理
说白了,此处所说的高频就是用来加热的,高频发生器是介质加热的***设备。阻抗器的主要元件是磁心,它的作用是增加管子表面的感抗,以减少无效电流,提高焊接速度。介质就是通常所说的绝缘体,如木材、塑料、胶剂和水等,把介质放入高频电场内,在电场作用下,介质按电场方向排列,高频电场以极快的速度不断改变方向,介质材料的分子在原来的位置上高速转动或振动,分子间发生摩擦碰撞,从而达到加热目的,使胶迅速固化、水被汽化、PVC被软化等。
对于非金属材料,可采用工作频率约240MHZ及以上,能使其内部分子、原子每秒振动、磨擦上亿次之多的微波加热。对于金属材料,则可采用工作频率在几千赫兹(KHZ)至几百千赫兹、兆赫兹(MHZ)以上的中频、超音频、高频、超高频感应加热。在生产实践中,焊接普碳钢材料时一般可选取350KHz~450KHz的频率。也可以采用低频感应加热,如工频50HZ等。
中频、超音频、高频感应加热,是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换成频率一般为1KHZ至上百KHZ,甚至频率更高的交流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感线圈转换成相同频率的磁场后,作用于处在该磁场中的金属物体上。利用涡流效应,在金属物体中生成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的感生旋转电流(即涡流)。这样,可使料筐中各部位的硬度均匀一致,对于细长杆应有适当的夹具,能够悬挂放置的尽量悬挂,这样,在高温时可减少畸变。由旋转电流借助金属物体内的电阻,将其转换成热能。同时还有磁滞效应、趋肤效应、边缘效应等,也能生成一定的热量,它们共同使金属物体的温度急速升高,实现快速加热的目的。
高频淬火机冷却方法的选择冷却方法的选择,一般多从工艺要求方面考虑。油冷的设备简单,应用方便,但劳动条件较差,刀具的淬火变形与开裂倾向不能避免。氯盐分级冷却的速度,对于厚度为80mm左右的刀具,足以防止碳化物的析出,但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大型刀具冷至表面温度与盐浴温度相当时即应取出空冷。密炼机主要部件包括密炼室,转子,上顶栓,下顶栓,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密封装置和传动装置。中小型刀具可按淬火加热时间计算,以符合操作节拍。氯盐分级冷却后,再在下贝氏体转变区停留,有助于减小淬火应力。停留时间在lh以上,将形成多量贝氏体(见表4—22),能提高高速钢淬火状态的强度和塑性。停留时间增至3h以上,在随后冷却到室温过程中的马氏体转变将被抑制。
因此,长时间的等温淬火,能十分有效地减少淬火变形和防止淬火开裂。在充分回火后,长时间等温淬火的硬度与一般淬火的差别较小,但韧性较高,因此可使受冲击载荷较大的刀具的使用性得到改善。高频炉因此在线圈内出现极性瞬间变化强磁束,把一些金属加热了的物体放在线圈里面,磁束就会把整个被加热的物体贯通,在加热电流相反的方向和被加热了的物体的内部,就会产生对应非常大的涡电流。不具备等温淬火时,采用油淬或分级淬火的刀具,在冷到100℃左右立即进行回火,也可有效地避免产生淬火裂纹。冷处理:高速钢的冷处理,主要用来提高刀具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