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淬火后自回火工艺的优点在于,淬火后直接自回火,省时省力省成本,只是稍难掌握,需要一定经验。
高频淬火后自回火工艺的缺点:自回火工艺对于不重要的工件,在节约的前提下才用。自回火工艺不能保证热处理的硬度值;自回火工艺不能完全消除淬火的内应力;自回火工艺对于高合金自回火会造成裂纹倾向。
高频淬火自回火工艺的注意事项:①、高频淬火后自回火在回火温度停留时间较短,为了将硬度降低到同等程度,自回火温度应比普通回火高50-100度。 ②、自回火工艺较难掌握,应根据实验选定合适规程并严格执行。如果工件要求比较高,建议采用空气电阻炉回火。众所周知,感应加热电流透入深度随加热电源频率的升高而减小,而且文献资料介绍高频加热的透入深度一般为1~3mm,实际上在感应加热时,其加热行为不可能是单一加热方式,其中不可避免的掺杂有传导加热效应。
在高频淬火时采用连续加热方式。由于其表面形状是两铡向内凹陷,这样在工艺上不得不采用比较大的屏蔽,来保证填内凹部位的淬火硬度,而且端面的边棱也没淬裂。由于这种原因,曾经造成过50%工件的批量性报废。 针对这种缺陷,他们使用厚10n,m的紫钔扳,制成两块截面相同的两个铜块,淬火时分别加盖于工件的两端。高频淬火时,铜块在淬火机床上受到夹持而与工件紧密贴合时,由于铜块是良好的导体,受感应固电磁场作用而避开了尖角效应。像这样的工件情况很多,很钢板上有孔的需要高频淬火,空的边缘位置就比较会出现淬裂问题,就可以采用以上方法避开。主要要从几个方面考虑:1)被加热的工件形状和尺寸工件大、棒料、实材,应选用相对功率大,频率低的感应加热设备。总之不管什么样的工件这种屏蔽保护是现在比较实用方便的方法,需要灵活运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提供工件的利用率,降低浪费。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特点:
1、我公司IGBT高频比电子管高频节电达40-60%,节水60%,外用辅助设施投资减少75%。
2、***的冷却循环系统,确保设备24小时连续工作。
3、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无万伏高压危险,操作安全。
4、可靠性高,维护简单方便,完善的过压、过流、过热、缺相、缺水等自保护功能。
5、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化自动控制,具有手动、自动、半自动、及加热保温冷缺分时段控制功能。
6、频率自动跟踪,功率无级调节,使用简单,10分钟即可学会使用。
7、公司具有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和***的热处理工程师,确保您无***,无技术之忧。
关于高频淬火有效淬硬层深度能否达到中频的效果,要看具体情况。众所周知,感应加热电流透入深度随加热电源频率的升高而减小,而且文献资料介绍高频加热的透入深度一般为1~3mm,实际上在感应加热时,其加热行为不可能是单一加热方式,其中不可避免的掺杂有传导加热效应。利用这一特点,在特定条件(一发法淬火)下,可通过特殊方法(比如采用脉冲加热)实现用高频加热电源进行深层加热淬火的效果。我做过专门的试验,对一个模数为4.5的40Cr盘形齿轮(齿顶圆直径约340mm)进行脉冲加热,淬硬层深度达齿根以下7mm,如果增加脉冲次数,则淬硬层深度还可以增加。通过对高频感应钎焊的试验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一、高频感应钎焊PCD复合片时,钎焊温度对剪切强度影响。当然,如果对轴类产品采用连续扫描式加热淬火时,很难突破一定的加热和淬硬深度。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