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器就其用途,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类。青铜酒器是之具,多用于皇室间的宴飨、朝聘、会盟等礼仪交际场合,就像是一种的道具;而用于陪葬的青铜酒器,便如同铭功颂德的纪念物品。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商代酒器,或出土或传世,都属于这类品。
饮酒须持器。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
说到饮酒之器,我们不禁想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情景。从成语中的“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从书圣王曦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诗文中的“觥”“樽”“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瓶的制作技术,材料,酒瓶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玻璃酒瓶的技术结构调整:
---原料标准化、精制化:建立矿物原料基地,供应质量稳定、品质优良的原料。重视废玻璃酒瓶的回收和处理,在玻璃产量大的产区附近建立***废玻璃加工企业;采用微机控制的自动化配料,改造好配料车间,淘汰用人工进行称量、混合的原始操作。提倡用***的仪器分析手段对原料和成品进行质量监控。优选玻璃配方,淘汰污染大的原辅材料(例如等)。而在更早期,中国玻璃制作技术落后,玻璃材质的酒瓶基本上是靠进口,为“舶来品”,所以早期的玻璃酒瓶都俗称“洋棒子”。
---玻璃窑炉节能化:节约能源是玻璃酒瓶行业降低成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燃料种类的选择、炉型的选择、窑炉结构设计的优化、筑炉材料的配用、***的窑炉设备和热工参数控制系统、生产线的合理匹配都是在改造时要注意的;要优先推荐节能型的蓄热式马蹄焰窑、全电或电辅加热窑、逐步采用富氧、全氧燃烧***节能技术;要淘汰不保温的窑炉及直火式或半煤气等耗能高的窑炉。2004年吨玻璃耗标煤350公斤,2010年要达到300公斤。燃油玻璃窑熔化率2004年全省平均1.7,2010年要达到2.2。首先,当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凭票供应的白酒都是纯手工打造,长期窖存后出厂,保证了白酒的品质。燃煤玻璃窑熔化率全省平均1.5,2010年要达到2.0
酒瓶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重要体现,酒瓶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它作为当代文化富有特色的部分,亦必具有诸多价值: 它集科学、历史、艺术欣赏、经济于一体,综合体现出了它的价值观。
,它具有科学价值。它生动且不间断地记录、证明着历史的发展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献资料没有陶瓷酒瓶酒具等实物那样,生动、真实地记录社会发展的过程。仅就“真实”这一点讲,中国历所有文献资料,其真实性,都要受到该时代政权的左右和影响。几千年来,酒瓶的材质是不断变化的,主要根据当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来决定。
第二,它具有历史与价值。艺术酒瓶是酒瓶文化的载体。古老的酒瓶是历史长河中,直观、具体的历史见证和物质记载,其本身就是历史的凝聚与再现。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众多的古陶酒瓶、酒具的形状和其文化涵载,得以了解该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状况。
从民国至今,我国一直以玻璃酒瓶唱主角,并大量采用陶瓷酒瓶(有不少酒瓶使用景德镇瓷、宜兴紫砂和窑口烧制的瓷器),另外还有少部分用铝、镀锌铁皮、塑料、不锈钢、人造水晶、竹、木、匏和特殊纸等制做的酒瓶。纵观中国盛酒器皿的演变过程,曾占主导地位的质料顺序大致是:天然材料——陶——青铜——漆——瓷——玻璃。2004年吨玻璃耗标煤350公斤,2010年要达到300公斤。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