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产生于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的初期,那时“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主持祭祀和指挥军阵的大权已被少数***首领所垄断,用于祭祀和***的铜鼓,已经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少数***所占有的、象征财富与***的重器。大型铜鼓价格当时的所谓夷人就活动在两广地区的南部,后世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些地区正是铜鼓的又一集中地区。随着祭祀活动的频繁,铜鼓也常陈列于祭器当中,逐渐的被赋予神秘色彩,成为通灵的圣物,演变成为沟通人神的礼器。
明清以后,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加强了统治,逐渐“改土归流”,***终废除了土司制,地方民族首领独霸一方的地位削弱,乃至完全丧失。由于铸造工艺精湛、饰纹丰富多彩和音响效果俱佳,使铜鼓发展到颠峰阶段。作为民族首领统治***象征的铜鼓,丧失了原来的作用,不再是少数***所垄断的***重器‘财富象征和祀神礼器,成了广大民众所广泛使用的一般娱乐乐器。
师宗龙庆地方的壮大族,十分敬奉铜鼓,他们视铜鼓如神,平时不准随便乱敲,必须珍藏在家供奉,祈求它驱除***,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即使逢年过节,也要先用酒、肉祭献,把铜鼓“请”出来方可使用。钦南征夷稽,禽陈文彻,所获不可胜计,献大铜鼓,累代所无,頠预其功。在龙庆的各壮族村寨中,大年初一的头一件事就是祭铜鼓,凌晨一二时许,挑当地三沟汇合处的清水将铜鼓冼净,舂一个大糯米粑粑,放在筛子里,上摆肉一刀、茶一杯、酒两盅、菜六碗(四荤二素),再将筛子放在铜鼓上,由主祭人边叩头,边祷告。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