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在2000多年发展历程中,表现出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功能,如作为炊具,用来蒸煮食物;用作乐器,在喜庆、祭祀和丧葬仪式中敲击作乐;作为重器,以表***和象征***;作为军鼓,鸣鼓集众,号令战阵;作为礼器,用于祭祀和巫术仪式,以沟通人神;等等。
据《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时期,许多“官私贾人”将“国之重宝”的铜钱偷运到两广地区卖给当地“夷人”(少数民族),夷人将铜钱熔化,用来铸造铜鼓。可见,当时把铜鼓看得比流通货币还贵重。但是,要将鼓壁降至传世铜鼓的厚度,就必须在铸造时将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减小,但这一来又会增加浇铸中所产生的气隔,给浇铸带来极大困难。到了明代,铜鼓“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铜鼓本身已经是一种财富。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