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提出用外摆线作齿廓曲线,以得到运转平稳的花键轴。花键轴在一定的行业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和性能,按照原理和工作程序进行生产和加工,保证能够在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花键轴技术得到高速发展,人们对花键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33年法国数学家卡米发表了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76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建议采用渐开线作齿廓曲线。
19世纪出现的滚齿机和插齿机,解决了大量生产高精度齿轮的问题。1900年,普福特为滚齿机装上差动装置,能在滚齿机上加工出斜齿轮,从此滚齿机滚切齿轮得到普及,展成法加工齿轮占了压倒优势,渐开线齿轮成为应用***广的齿轮。
1899年,拉舍先实施了变位齿轮的方案。变位齿轮不仅能避免轮齿根切,还可以凑配中心距和提高花键轴的承载能力。
1923年美国怀尔德哈伯先提出圆弧齿廓的齿轮,1955年苏诺维科夫对圆弧齿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圆弧齿轮遂得以应用于生产。这种齿轮的承载能力和效率都较高,但尚不及渐开线齿轮那样易于制造,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花键轴
提高花键轴的强度、刚度和减轻重量的措施
1. 减少应力集中
(1) 尽量避免截面形状的突然变化,在截面尺寸变化处尽量采用较大的过度圆角,尽量避免在轴上开横孔、切口或凹槽。在重要结构中,可采用凹切圆角。或用肩环来增大轴肩圆角半径。
(2) 用盘铣刀要比用端铣刀铣出的键槽槽低过渡平缓,因而应力集中小。
(3) 过盈配合的轴,可通过增大配合处的直径、在轴上或轮毂上开减荷槽等来减小应力集中。
(4) 打穿的销孔比未打穿的销孔的应力集中小。
2. 改善表面品质
花键轴的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强度有很大的影响。疲劳裂纹常常发生在表面***粗糙的地方。为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可采用表面强化处理。如碾压、喷丸、氮化、渗碳、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承载能力。
1. 改善花键轴的受力情况
例如,在图1-1所示的起重卷筒的两种不同方案中,a)的方案是大齿轮和卷筒联在一起,转矩经大齿轮直接传给卷筒。这样卷筒只受弯矩而不受转矩,在起重同样载荷Q时,轴的直径小于方案的直径。
花键轴计算方法详解花键轴模数 m = 3 齿数 z = 15 标准压力角 αD = 30°
花键轴配合代号:H7/h7
花键轴分度圆直径 D = m×z = 45
基圆直径 Db = m×z×cos(αD) = 38.9711
花键轴周节 p = π×m = 9.42477796076937
内花键大径 Dei = m×(z+1.5) = 49.5
外花键轴作用齿厚上偏差 esv = 0 (根据<<机械传动设计手册>>1463页表9-1-49或由公差代号计算)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