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普及电除颤(PAD)及使用AED除颤仪
为了发展社区早期除颤项目,应在社区配备AEDs并开展使用AEDs的培训, ILCOR(1997年)和欧洲复苏学会(1998年)的建议报告均指出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在地点安装AEDs,由受过培训的非人员使用,这是提高院前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实践证明,由受过培训的非人员操作AEDs是安全有效的,但操作AED的人还必须学习病情的评估(包括心脏骤停)和CPR。
AED双相波除颤
现代除颤器包括AED均以"除颤波"释放能量或电流,除颤器种类和波形不同能量水平亦不相同。双相波除颤是新近除颤器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已显示了其市场前景和临床应用的价值。1997年来应用固定低能量双相波除颤器,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救治的回顾性总结发现:低能量双相波除颤器虽释放的能量无法递增,却能达到与可递增能量单相波除颤器相同的临床效果。单相波是以单方向释放电流,如果单相波逐渐降至0伏特点时则称之为"正弦衰减",如果单相波同时下降,则称之为"指数截断"。相反,双相波电流在一个特定的时限是正向的,而在剩余的数毫秒内其电流方向改变为负向,双相指数截断(BTE)波形并能够有阳抗补偿。1996年FDA批准了台双相波AED,除颤能量固定在150J,有研究比较其与传统单相正弦衰减(MDS)波形200J和360J能量水平的除颤效果。研究者发现,电除颤时150JBTE能达到与200JMDS相同的除额成功率,而前者造成ST段的改变则明显小于后者。
2022年1月份的深圳,仅仅3天的时间,AED成功施救2人,深圳AED成功救人的数据由2021年12月31日的38人刷新到了40人!
毫不夸张的说,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来说往往就是跨越生死的分水岭,在一幕幕教科书式的急救场景中它屡显神威。
2022年1月份的深圳,仅仅3天的时间,AED成功施救2人,深圳AED成功救人的数据由2021年12月31日的38人刷新到了40人!
毫不夸张的说,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来说往往就是跨越生死的分水岭,在一幕幕教科书式的急救场景中它屡显神威。
为什么要普及AED?
心脏病一直是大致死病因,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导致的)人数高达54.5万例,居首位,其中80%左右的心脏骤停由室颤引起,AED恰好就是目前针对室颤的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 1 分钟内行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每延迟 1 分钟,生存率下降 7%~10%。心脏骤停 4 分钟后, 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能否在患者倒地后的前几分钟让其得到有效救治是决定患者能否生存的关键。短短几分钟的抢救窗口期,等待救护车往往是来不及的,这时旁观者能否时间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快速除颤就显得至关重要。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