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现场干部只要减少其作业时间, 就可明显提升产量, 如将零件拿一些给别站做、使用治工具以节省动作、改善作业域的配置等等。但在解决瓶颈站后, 可能会出现新的瓶颈站, 所以又要对此新的瓶颈站进行改善, 因此持续盯着瓶颈站改善, 整条流水线的效率就会日日提升。观察流水线一站收板子的cycle时间, 也就是实际产出的cycle时间, 这站的cycle时间必相等于瓶颈站。从这站可推算出这条流水线线的效率如何, 公式如下:效率=投入cycle时间/实际cycle时间=站的作业时间/一站的作业时间
![](https://tzimg3.dns4.cn/pic1/333371/p3/20210809085842_7751_zs.jpg)
也可用瓶颈站的作业时间来算, 不过观察一站总是较简单、实际。在流水线上的在制品数量就等于:(一站的作业时间-站的作业时间)* (整日的上班时间/一站的作业时间)4.稼动率的观察稼动率 = 在作业的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所谓稼动就是流水线上有效的工作, 作业者坐在位子上并不表示他有在工作, 有在工作才能做出产品来, 所以要观察作业者在作业的时间。但在实际上, 不可能全天对每个作业者进行测量, 所以有种工作抽查的手法来测量, 其实说穿了就是不时去看作业者在做什么。
![](https://tzimg3.dns4.cn/pic1/333371/p3/20210809085842_6032_zs.jpg)
流水线是为了运送产品而设计的吗?不完全是。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产品的“连续性价值流动”。5:为什么刚上班或交接班一段时间产量比较低?是一个准备的阶段,并且是问题多发的时间段。所以交接班的管理非常关键。6:流线的速度设定一定要保持恒定吗?每天呢?在同一产品类应是恒定的,在不同产品同线生产时,会出现速度的变化。同时因为新进员工的问题,线速会降低一些。7:Pitch mark 每一格只能放一个产品吗?不一定,应以追求平稳生产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