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进水区、出水区设备运维要点
(a)、设备管理
a) 必须严格执行巡视检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 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②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温度不得超过75℃。
③ 机械填料压盖处不得有发热异常情况,定期检查油脂泵或自动加油装置的工作情况,以水润滑的填料,滴水不成线。
④ 潜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噪音或震动。
⑤集水池水位保持正常,检修时不得利用水泵在工作水位以下运行水泵,抽排剩水。
(b)提升泵站的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
b) 保持泵站的清洁卫生,各种使用工具摆放整齐。
及时清除泵体、闸阀、管道的堵塞物。池内漂浮物及时打捞,防止吸入泵体引起堵塞。
c) 泵房的集水池一般每年至少清理一次,同时进行相关设备检修。
d) 对软启动器及其他附属设备的管理等可按变配电站内容执行。
(b)、安全操作
a)当泵房突然断电或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及时处理,并及时向污水厂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擅自接通电源或修理设备。
b)清理泵房集水池时,特别注意防,事先制定操作方案,开具下井作业工作票,并符合相应规程。
c)维护、检修人员在水泵开启至运行稳定后,交付运行人员并确认后方可离开。
d)严禁频繁启动水泵,每小时启动不得超过3次。
f)泵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时,立即停机。
① 控制信号突然异常或中断。
② 突然发生异常声响及振动。
③ 油室轴承温度过高。
④ 压力表、电流表的显示值过高或过低。
⑤ 机房管线、阀门发生大量漏水。
⑥ 电机发生严重故障。
(c)、维护保养
a)每半年检查、调整、更换水泵机械密封、润滑油一次。
b)定期检修集水池浮球液位计及转换装置。
(d)、技术指标
有备用设备时,工作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泵房设备的综合完好率应达到95%以上。
巡查内容:
1)检查注油设备(包括管套、主体)的油面高度是否正常,油色透明不应发黑,外壳无渗、漏油现象。
2)软导线无松股、断股、过紧、松弛等现象,闸刀的触头,接头不发热。
3)瓷瓶、瓷套等瓷质材料表面清洁,无破损、裂纹、放电闪络和严重电晕等异常现象。
4)变压器、变流器、压变、电抗器等声音,温度正常。防爆膜完好。
5)油开关的分合指示位置正确。开关内部无异常声音,防爆管无喷油。操作箱门、高压开关柜网门关闭严密。
6)避雷器、接地装置(包括记录器)完整良好。
7)电力电容器外壳无变形,内部无异声,各连接处良好。
8)电力电缆终端盒无渗油,放电现象,沥青无鼓起外溢现象。
9)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是否正常接点位置,接线端子有无烧红、断线,压板位置是否与要求的位置一致,指示灯的指示位置是否正确。
10)继保与自动装置的位置相一致,接触是否良好。
11)继电器及二次接线有无异常声响,火花和焦臭味。
污水处理中传统加氯消毒工艺局限性分析
医院中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与物理法,其中化学法中加氯消毒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如、二氧化氯、漂、次等消毒剂。医院中采用加氯消毒工艺的原因在于其操作简便,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杀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灭杀病毒的效果较差】
通过传统加氯消毒工艺应用于医院污水消毒过程中分析,采用此工艺对许多如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菌群的去除率极高,而对病毒取出所达到的数量级。
尤其对肠道病毒进行灭杀时,由于其忍受力更强于肠道致病菌或大肠菌群,在通过次进行处理之后,仍可在排放的污水中检测出一定数量的病毒。因此,肠道致病菌或大肠菌群阴性无法确定病毒致病危险是否存在。
【消毒副产物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如前文所提,一部分医院往往为保证实现良好的消毒效果,会投加过量的消毒剂,当余氯过高时便会使卤代烃含量逐渐增加,使其发生突变,威胁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如消毒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次可能生成AOX,对水源以及水生生物体会产生持久、潜在的毒性影响。
【受污水水质的影响较大】
污水中包含许多有机、无机污染物,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时,需使用大量的消毒剂,并且病原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接触以及消毒剂实际的消毒效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对污水系统处理是否稳定也使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