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斜段的箱体支腿用螺栓与平台斜梁紧固;在弯段的底部加辅助支撑;平段、尾部的箱体支腿与基础与预埋铁焊接,焊脚高度 8mm。
3.2 头部输送链驱动辊筒
3.2.1 驱动辊筒对称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3mm。
3.2.2 驱动辊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 ≤0.2/1000。
3.2.3 驱动辊筒轴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 ≤2mm。
3.2.4 驱动滚筒轴线与张紧滚筒轴线平行度 ≤5mm。
3.3 头部清扫链驱动链轮
3.3.1 驱动清扫链轮轴横向中心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2mm。
3.3.2 驱动清扫链轴的水平偏差 ≤ 1/1000。
3.3.3 驱动清扫链轮轴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
3.3.4 驱动清扫链轴与尾部张紧链轮轴的平行度 ≤5mm。
3.4 尾部输送链张紧辊筒
3.4.1 输送链张紧辊筒轴线的水平偏差 ≤0.2/1000。
3.4.2 张紧辊筒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3mm。
3.4.3 张紧辊筒轴线与排渣机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
3.4.4 张紧辊筒与头部驱动辊筒轴线的平行度 ≤5mm。
3.5 尾部张紧清扫链轮轴
3.5.1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偏差 ≤2 mm。
3.5.2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水平偏差 ≤1/1000。
3.5.3 张紧清扫链轮轴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 mm。
3.5.4 张紧清扫链轮轴与驱动清扫链轮轴的平行度 ≤5 mm。
3.6 尾部张紧辊筒与张紧清扫链轮的张紧油缸
.4.1 作5 Hz、20 Hz、30 Hz、40 Hz的调速运行试验,每个频率段运行 2小时。
4.4.2 记录各频率段的电机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温升,轴承座的温升,环境温度,张紧辊筒、链轴的位移等。记录表同 4.3-1
4.4.3 试验后的检查
4.4.3.1减速机
(1) 密封件、轴承是否完好无损,温升是否正常。
(2) 输出轴及结合面有无渗漏。
4.4.3.2轴承座
(1)紧固螺栓有无松动。
(2)密封面有无渗漏。
4.4.3.3输送链与箱体两侧的防跑偏轮的间隙是否均匀,与托辊、托轮的磨损情况。
4.4.3.4输送链、辊筒的磨损情况。
4.4.3.5输送链钢板重叠部分的磨损情况。
4.4.3.6清扫链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4.4.3.7清扫链刮板与底板的磨损情况。
4.4.3.8清扫链有无发生卡链、掉链现象。
检验结果记录于表 4.4-1
4.4.4 干渣机连续空负荷运行不少于 48 小时,并按表 4.3-1 作记录。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