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完成2018年新增20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目标任务,是水1利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水1利部门年度重点任务,必须抓实抓好。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田学斌强调,一要高度重视,从讲政治、讲担当和维护水利行业形象的高度,增强责任感,立即组织问题整改,在11月底前全1面完成整改工作并向水利1部作出报告。二要认真调查,弄清责任主体,根据问题性质、严重程度,严肃处理有关责任方。三要举一反三,全1面排查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1面强化项目管理。四要加强监督和督办,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不折不扣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五要强化协调,认真及时做好项目验收,确保善始善终,圆满收官。
田学斌要求,针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农水水电司要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研究、运用好检查成果,分门别类提出问题处理意见,视情况对有关省区进行通报、约谈,建议地方政府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问责,切实抓好问题整改。二是对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的省区进行重点跟踪督导,必要时组织现场督办,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三是认真研究解决已完工项目的竣工验收问题,促进工程早日发挥效益。四是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督促指导各地切实加强信息填报,为实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让节水成为全民行动,就要培育全链条的服务体系。近年来,技术等因素对于节水行动的掣肘愈发明显,因此,要完善和健全“定额”“标识”“认证”“标准”,鼓励节水技术研发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要在节水政策和群众理解上下功夫,要在节水科技和节水设备应用上下功夫,要在节水与工作和生活的便捷衔接上下功夫,让民众的节水热情更好地转化成节水能力,提升全民节水的效率和效能。
近日,印发《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这是继今年4月28日出台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指导意见以来,就建立节水评价制度的又一项关键举措,进一步明确了节水评价的内容、技术方法与有关标准,增强了节水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技术要求》明确,节水评价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满足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管控要求,与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协议)、相关规划中节水目标相协调,节水措施方案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可行。
根据《技术要求》,规划及水利工程项目节水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节水目标与指标评价、规划水平年节水符合性评价、节水措施方案与节水效果评价等。非水利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用水工艺与用水过程分析、取用水规模合理性分析、节水措施方案与保障措施等。
随《技术要求》一并印发的还有《节水评价指标及其参考标准》,该标准考虑各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将***划分为6类节水评价分区,并对***和6类节水评价分区的11个节水评价指标,分别核算其平均水平、***水平对应的指标值,供各级开展节水评价章节编制和审查时参考。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