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水成为全民行动,就要培育全链条的服务体系。近年来,技术等因素对于节水行动的掣肘愈发明显,因此,要完善和健全“定额”“标识”“认证”“标准”,鼓励节水技术研发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要在节水政策和群众理解上下功夫,要在节水科技和节水设备应用上下功夫,要在节水与工作和生活的便捷衔接上下功夫,让民众的节水热情更好地转化成节水能力,提升全民节水的效率和效能。
研究依托北京J大学新建大兴校区,首先对校区进行水量平衡测试,对其用水结构和水表计量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按水源类型的不同分为传统水源和非传统水源分别对其用水规律和节水效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用水规律主要是对不同建筑、不同水源在不同时间段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展现,节水效果主要是通过传统水源用水定额和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进行比较分析来验证,同时对研究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见,后提出针对新建高校的总体节水策略。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和观点。
将利用2至3年时间建立起节水标准定额体系,旨在发挥节水标准定额在节水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节水标准定额制定工作。
根据计划,牵头编制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由105项节约用水定额、29项节水技术规范、4项节水载体评价标准和9项产品水效标准组成。其中,节约用水定额将通过分级制定通用值和***值以更好地体现节水要求,具体包括14项农业定额、70项工业定额、3项建筑业定额、18项服务业定额。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