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催化燃烧的基本原理介绍
VOCs催化燃烧基本原理
催化燃烧的本质就是燃烧,从化学角度来说燃烧反应就是深度氧化反应,燃烧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与深度氧化反应是一样,VOCs经过燃烧(或催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过程放出的热量和深度氧化反应是一样的。基本反应如下:
VOCs + O2 == CO2+ H2O + Q
催化剂的定义:
催化剂是一种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只改变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其本质就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的发生。在VOCs氧化反应中就是降低反应温度。这也是热力燃烧(TO、RTO)需要800 oC甚至更高的温度,而催化燃烧通常只要350 oC左右的科学道理。
催化燃烧性能通俗的说就是降低反应温度的幅度,在实际工业使用中,催化剂性能体现在使用温度,使用寿命、和抗性能。
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催化剂是高科技产品,开发一个催化剂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的。比如一个实验室性能非常好的催化剂,很有可能无法产业化。讲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搞催化研究的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Haruta发现的负载金催化剂对(CO)氧化超高活性,实验室可以在冰点(0 oC)将CO氧化成二氧化碳(CO2)。然而,早些年,燃气热水器市场中有一款消除CO的燃气热水器,烟道气排出口处装了一块催化剂模块,烟道气温度大约在120 oC左右,“测试初期浓度为0,持续了大概10分钟浓度到达6ppm,浓度蕞高的时候达到26ppm。说明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很快。这就是实验室催化剂和现实应用中的差距。
在VOCs催化燃烧系统中,反应空速通常指体积空速(GHSV),体现出催化剂的处理能力:反应空速是指规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处理的气体量,单位为m3/(m3催化剂?h),可简化为h-1。例如产品标注空速30000h-1:代表每立方催化剂每小时能处理30000m3废气。空速体现出催化剂的VOCs处理能力,因此和催化剂的性能息息相关。
催化剂的性能与的含量、颗粒大小和分散度相关。理想状态下,高度分散,此时的以的颗粒(几个纳米)存在于载体上,得到蕞大程度的利用,此时催化剂的处理能力与含量成正相关。然而当含量高到一定程度后,金属颗粒容易聚集长大成为较大的颗粒,与VOCs的接触面反倒下降,大部分被包在内部,此时增加含量反而不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催化燃烧技术应用方面
催化燃烧在加热炉炉管烧焦上的应用
石油化工中的结焦不仅会使炉管传热系数降低、造成局部过热现象、缩短炉管寿命,而且会降低装置处理量,严重制约装置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定期烧焦。计算机控制下蒸汽—空气在线烧焦是国内采用的较为***的技术,但其存在的较大问题是烧焦时间过长。
如果在石油化工装置烧焦过程中,加入一种烧焦助燃剂,就可以通过降焦反应的活化能,大幅度提高烧焦反应速度,就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缩短烧焦时间的目的。这一技术的研究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克罗地亚的INOSd.O.O(Zagreb,Croatia)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烃油加热炉炉管的催化烧焦方法。可用来取代传统的使用蒸汽+空气的炉管烧焦方法。
新方法是在蒸汽中混入催化剂,使烧焦反应热大大减少,故其烧焦速度比传统热烧焦方法倍。由于烧焦时间大大缩短,也即减少了时间,因而提高了炉子开工率。所用催化剂是一种不含重金属的无毒化合物,以水溶液形式被注入通入炉管的蒸汽流中,炉温可由燃烧器控制稳定。
因烧焦速度快,又不存在超温过热的危险,所以使炉管的烧焦操作很容易控制。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