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的人格健康程度
一般人是用脑、用身体、用技能在工作,我们归根结底,是用人格在工作。 我当咨询师之后,有个感受是,每周都有不同的挑战,被来访者从各个角度戳。来访者的依赖、怀疑、愤怒、失望、、理想化、被动攻击、停滞不前、不遵守设置,都会带来不同的压力。这些都经受一遍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人格有些部分比较健康,有些部分有弱点。 人格越健康的咨询师,越能够承担这些压力,并利用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反移情),理解来访者。而人格薄弱之处越多的咨询师,越容易被来访者激发强烈的情绪,忍不住把反移情付诸行动(比如抛弃要求特别高的来访者),影响咨询进程。
“心理咨询需要多久”呢?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据我观察,原因多种多样,举几个栗子。
,想对未来的投入有预期 有的来访者预算有限,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到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个人觉得,还是找个对自己经济压力不太大的咨询师比较好,有利于坚持,也不会在咨询过程中过度。 除了钱,需要投入的还有时间和精力。在开始之前想清楚,对自己的投入有预期,确实很有必要。 第二,获得安全感、掌控感 对有些人来说,的不是一件事要做很久,而是没有进度条。知道咨询到底要进行多久,可以获得安全感、掌控感。 第三,拒绝承担风险 有的来访者想要一个确定的,如果我不能保证在多少次之内解决问题,就不开始咨询。的确,心理咨询有风险,不一定对所有人、所有问题都有效。不过,人生中又有哪件事没有风险呢? 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努力,责任与风险也是两个人共同承担。如果来访者希望我给出多少次能好的承诺,其实是把自己的一份责任,推给了我。这一类来访者需要的,不是我的承诺,而是学会承担责任,直面风险。 第四,对“改变”充满紧迫感 有些来访者,实在太痛苦了,好像被夹在双面煎锅中煎熬,想要快点从这种状态中解脱,于是希望咨询时间越短越好。 有些来访者,可能社会功能很好,做事效率很高,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忍受自己的某种缺点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出于想要快点变得更好的愿望,他们希望咨询时间越短越好。
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森田疗法以及疗法
森田疗法 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望强烈,内省力强,将专注力指向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专注力过分集中在某种内感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适应症: 神经质、、、症、。疗法 通过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咨询师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果。 适应症:癔病、心理创伤、、人际关系障碍、症、、、、适应障碍、、睡眠障碍、身心疾病、潜能开发等。
生气
“气死我了!”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健康角度来讲,闲气、怨气、闷气、气和怒气这五种气,不仅让人心情变差,还会在身体里留下“不良记录”。生气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手脚冰凉,天长日久,会导致功能低下,脏器病变。特别是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在生气的时候血压瞬间上升,很容易出现、心脏病和。
制怒剂:要发火前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着面前挂着一幅“怒”字。“怒”就是奴隶自己的心,这时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好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