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为什么会讨论咨访关系?
如果你进入一段稳定的咨询关系,你会发现,咨询师会时不时提出讨论你们之间的关系,讨论你在咨询过程中体验到的种种感受和情感,有时甚至让你感觉烦不胜烦:“诶,又来了。” 问题来了,这到底有什么用?是咨询师在自作多情,没事找事吗? 咨访关系同样是一种关系,所以,来访者在其他关系中的模式和问题也会在这里呈现出来。同时,它的不同在于,咨询师会持续不断地这样“没事找事”。
一个强烈的经验感受,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的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又分手。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并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阶段保护了你,对你有帮助。只是到后来,当你的人生环境改变时,过去这保护你的行为在新的环境里,反而变成了阻碍。
环环相扣的心理情结 当夫妻两人的内在誓好相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即“环环相扣的心理情结”
夫妻关系,很像两个恋人要在一个完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跳一支很难的探戈舞。若要能共谱一支美的人生之舞,我们必须学习了解原生家庭,在漆黑的潜意识中为爱点燃一盏灯。
了解“强迫性重复”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忧郁
性格内向、郁闷不畅、不善交往、遇事自解能力差……这是部分的共同特点。长期处于忧郁状态,会导致过多的素和皮质类胆固醇的产生,加快人体衰老进程。不少老年人由于退休后儿女不在身边,在孤独和忧郁的阴影包围下,很容易“老得快”。
宽心丸:面对忧郁可以反向思维,看到问题中好的一面,并积极寻求快乐的心态。广交朋友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和三五好友下几盘棋、唱唱京剧甚至跳几支舞都有利于消除心中的郁闷。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