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ISO9001认证时要要以的4大点
1、供方证实其质量体系符合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
在合同情况下,供方应向特定的顾客证实其质量体系满足合同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在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供方应向认证机构证实其质量体系满足所申请的***模式的要求。
2、合同情况下作为顾客与供方之间的***协议。
合同中顾客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合适时可以直接引用三种模式中适用的一种;需要时,也可在一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剪裁或提出补充要求。合同中引用哪一种模式以及如何剪裁、补充,应由顾客与供方协商,在对双方都有利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签订后,被引用的***模式标准以及剪裁、补充的要求,将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
3、作为合同前评定供方质量体系的准则(属第二方认定或注册的情况)。
合同签订前,顾客往往需要评定供方的质量体系,以确定该供方具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评定前,双方应就使用哪一个***标准以及必要时的补充要求作为评定(或认定)的准则达成一致意见。
4、作为第三方认证的依据。
在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时,供方和认证机构应就使用哪一个***标准作为认证的准则达成一致意见。所选择的模式应适合所覆盖的产品技术要求的需要,并且不会误导供方的顾客。
ISO认证时客户的职责有哪些?
1)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产品的国家/国际、行业标准、规范等)未确定或识别不充分;
2)对产品交付后活动(包括诸如保证条款规定的措施、合同义务[例如,维护服务]),以及公司认为必要的附加要求(例如,回收或终处置)不明确;
3)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时,无对这些顾客要求进行确认的证据;对口头合同未进行评审;
4)企业未能根据自身业务流程的特点规划合同评审的作业要求,过于流于形式,无实际意义;
5)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未及时将变更的要求通知相关人员;
6)对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抱怨)有进行处理,但未将处理结果与顾客进行沟通.
企业ISO认证如何进行内部审核?
1)内审的审核范围在计划中有体现,但检查表未能完全覆盖,特别表现在计划中明确说明需要进行审核的条款,但检查表及记录未能体现;
2)审核员的安排不合理,未能考虑其审核员的***能力;
3)审核日程安排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未能结合受审核部门的复杂程度、职责范围的大小来安排时间;
4)管理者未参加首、末次会议;
5)内审开出的不合格报告中不合格事实描述不明确,不具重查性,未能将不合格的具体情节)描述清楚;
6)不合格项的整改不足:原因分析不到位,纠正措施不合理;
7)不合格项的跟踪验证未及时安排,验证的结果报告不明确.
ISO质量认证的5大步
1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手册、控制文件和记录。
2.管理职责:管理承诺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建立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并策划实现过程、确定职责权限并确保有效沟通、开展管理评审活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
3.资源管理:提供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环境管理。
4.产品实现:策划产品实现过程、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管理、管理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管理监测装置。
5.测量、分析和改进: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控制不合格品、进行数据分析、改进---持续改进、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