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无人机
为了对付日益增强的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胁,许多***的隐形技术被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上。一是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吸波材料和低噪声发动机。如美军“蒂尔”II无人机除了主梁外,几乎全部采用了石墨合成材料,并且对发动机出气口和通信天线作了特殊设计,飞行高度在300米以上时,人耳听不见;在900米以上时,肉眼看不见。二是采用限制红外光反射技术,在机身表面涂上能够吸收红外光的油漆并在发动机燃料中注入防红外辐射的化学制剂。三是减小机身表面缝隙,减少雷达反射面。它是一种大型无人机,外形类似巡航导dan,既可以装载各种***的光电侦察、合成孔径雷达等电子侦测设备,也可以在机翼下方挂载KD-2等空对地导dan,使之变成“空中sha手”。四是采用充电表面涂层还具有变色的特性:从地面向上看,无人机具有与天空一样的颜色;从空中往下看,无人机呈现与大地一样的颜色。
集群智能蜂群化
蜂群无人机化,1月10日,美国突然公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2016年10月在中国湖进行的一次无人机集群智能测试。这段视频上,3架大黄蜂战斗机用特种吊舱一次释放了103架微型无人机。从地面操纵人员的显示屏上清楚看到那些无人机(绿色点)根据目标/指令(红色点)自主编队并实施追的画面。它们时而根据目标编队,时而根据指令快速移动,也可以根据环形指令排成一个圈,把一个区域围得水泄不通。按照的消息,这些“命令”是下达给“蜂群”的,而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个体。“蜂群”之间彼此会不停地“交谈”,在没有个体指挥官情况下形成“蜂群智能”。如果“燕欧”无人机获得成功,美国计划研究局将做好扩大美国无人机的规模,很可能会把几乎所有军舰转变成移动无人机基地。在组成集群过程中,如果个别无人机发生故障或损失,剩余无人机会根据参与组网的无人机实际数量做出反应,自主调整编队形式,继续完成既定任务目标,这是无人机智能集群技术为诱人的特征之一,即具备系统性的高生存力。这些无人机并不是经预设程序的协调行动的个体,而是像自然界中类似鸟群的动物群体那样,共享决策的分配大脑,相互协调行动。预示美国正进入机器人的新时代。
“攻击-1”型无人机
三是“攻击-1”型无人机。这是中国现役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被誉为信息化战场的“新宠”。该机采用单发、大展弦比、平直翼、v型尾翼气动布局设计,可担负低威胁环境下战场重点区域持久侦察、监视和攻击、毁伤效能评估等任务。2015年02月10日,贵飞某两型无人机在西北某基地进行试验任务成功,此次的试验任务完成关系到贵飞无人机基地战略定位的推进和实施,更是贵飞转型发展的基点。机上配备有激光指示器等光电侦察监视设备,不仅可以为自己发射的反坦克导dan进行制导,也可以为其他飞机或地面武qi制导提供目标指示。目前,该无人机已形成战斗力。
8月6日下午,深圳20多名无人机驾驶员,通过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的认证考试拿到无人机,成为深圳首批拿到资格证的无人机驾驶员。
2015年,MOLA模拉TOURIST1问世。TOURIST1是一款具有记忆功能的无人机,除了跟随、对点、绕点、多点飞行等智能飞行模式外,还能够记忆多条规划的路径,系统智能存储,当再次选择储存的飞行路径时,自动按照规划路线飞行,拍摄视角随心控制。目前芯片业界三大巨头:高通/Intel/Nvidia都纷纷挺进这一产业,推出以自己的移动芯片或图形计算芯片为***的无人机参考设计或套件。同时,TOURIST1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空中预警系统,特别是智能避障功能,能够自动探测前方的障碍物,规避碰撞风险。
***无人机操控手巨孝成,1972年3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员,一级军士长,现任陆队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无人机队技师,享受***特殊津贴。3月13日,亲切接见8位来自基层队伍和教学科研***的 人大时,深情勉励他:“无人机是现代战场的重要作战力量。你们要履行好职责,培养好人才。应用领域:遥感测绘工作原理:首先说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广义来说,就是你没有到目标区域去,利用遥控技术,进行当地情况的查询。”巨孝成热血沸腾,大声回答:“请zhuxi放心,我们一定会做 好传帮带工作,辜负您的期望!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