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膜采用的是高分子化工材料和树脂粘合技术,使用寿命具有不稳定和不持续性,在道路上经常可以看见反光失效的现象。在一些潮湿寒冷的环境下,产生的板面结露也会给交通标志带来视认模糊。这些都是直接或间接性的交通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去认知。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清楚上述的逆反射技术视认缺陷,他们更加重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增加外部照明系统、应用LED主动发光技术去满足了交通标志在全天候气象条件下的视认功能,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Teaxs A&M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简称TTI)早已经有研究证明道路交通标志视认性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必然联系,视认性较差的交通标志,往往会因为交通参与者错误判断或无法判断信息而诱发交通事故;相关科技成果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通过提供更加良好视认性的交通标志,能够及早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 V 类反光膜(钻石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162 米;点阵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264米;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244 米。
对视认距离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视认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 LED 主动发光标志视认效果明显优于 V 类反光膜(钻石级)逆反射指路标志,而点阵式 LED 主动发光标志与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效果则差异不大。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距离比 V 类反光膜(钻石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视认距离提升 63% 。首阶段的约30年时间里共完成了三次技术规范制修订:1955年发布实施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里明确了交通标志分为三类28种。
原始的道路交通标志,通常使用颜料、油漆、木材、铁皮制成,仅仅能够在 良好视线状态下进行简单的近距离识别。
20世纪初,董祺芳博士(美籍华裔)发明并研制了新型反光膜技术,应用于 道路交通标志制造业,令该领域安全识别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夜间,强 烈的车辆“远光灯”照射到交通标志板面反光膜材料,产生定向回归(逆反射)光 源,使得车辆的驾驶人能够远距离视认信息内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道路 环境依赖着逆反射原理的交通标志制造技术。但该技术的缺陷也显而易见,车 辆的“远光灯”会导致灯光区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处于视觉盲区,而不打开或不具 备“远光灯”条件的交通参与者在黑暗状态下无法识别标志信息内容,交通秩序 和安全因此产生多重隐患。2013年11月,天津市静海县环湖道路,设置了30处禁令警告主动发光标志,交通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