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水蛭养殖技术详解,农科大***水蛭养殖助力开跑
来源: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者:李老师2017/3/19 9:30:00

水蛭俗称蚂蝗,又称金钱蛭,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功能的水生动物。如水蛭唾液中有一种水蛭索,可用于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能阻止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纳蛋白,从而抑制血拴的形成。过去,人们常用水蛭来吮吸外伤***的脓血,以达到清理瘀血之目的;中医***也常用干燥后的水蛭虫体炮制成药,用来法疗瘕块血瘀、***、跌打损伤等病症。近代医学研究更进一步证明,水蛭在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特殊的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心脑血管***不断增加,加上人们对中药制品的偏爱,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国对水蛭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使我国水蛭价格不断上涨,其每公斤价格已由以前的80多元上涨到150元左右。养殖水蛭成了一条不可多得的致富门路。

我国南方在1995年前后,开始捕捞自然苗种,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北方地区因苗种和技术原因一直未有养殖。我们在总结和指导近年数个养殖个案时,提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水蛭生态习性

1、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软体动物,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2、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特征,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二、养殖池的建造

水蛭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适温性广,耐饥耐旱,可生活在各种水域中。一般性的湖场、渔塘、涝洼地、稻田、河沟、房前屋后闲地,皆可因地制宜,建池养殖。规模养殖应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避免逃跑的地方建池,也可选择各种渔塘或涝洼地改造利用。为管理方便,池塘面积不易过大,水深一般1米左右,在池的对角处各设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投放部分石块,瓦片或树枝,供其栖息用。在生产中,我们利用废弃的河沟,挖掘隔断,建成大小不一的串联性池塘,每2-3池为一组,将二池共用池埂挖断,留出进排水通道,既可活跃水体利于交换,又便于管理和收获,收到很好的使用效果。扣扣,一一一五三零九零二零。

也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内水深1-2.5米左右,大小不限,一般以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有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建0.5米宽、0.2米厚的产卵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5厘米并保持湿润。有时池塘的水位不易控制,因此在池塘内建立固定的产卵平台难免会造成被水淹没导致卵茧***,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在池内建造浮动的产卵平台www.nczfj.com/,产卵平台的建造可因地制宜的采用旧房拆下的木材、废弃的架板等捆绑在一起做载体,上面铺上10厘米厚的疏松沙土即可。这种办法可以不考虑水涨水落,疏松的沙土永远保持一种几乎不变的湿度,可以为水蛭提供良好的产卵场所,卵茧孵化率相当高。

池塘分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前者池壁需用砖或石块浆砌,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后者要在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泥土。无论那种池都要在池的四周设置排水孔,以便大雨天方便排水,以免雨水漫过池壁造成水蛭顺水而逃。每个排水孔都要设置过滤网,防止水蛭外逃。 要求水质肥沃,以便使水中的螺蛳、水蛭及各种水面浮藻和微生物快速生长发育。为此,水蛭池建好后应在底部撒一层鸡粪或猪粪,,以每百平方米水面施0.2方粪为宜,上面盖上20厘米厚的泥土。

除专门养殖池外,也可利用现有的鱼池、莲藕池以及废弃的水沟、池糖等。无论什么样的养殖池,投种前都必须进行消毒,由于水蛭不适宜碱性土壤或水质,不能可用生石灰、漂***等消毒,但用普通的食醋消毒效果***,适宜的比例为每立方米水10克食醋。 注意事项:池内土壤及水质必须呈弱酸性,PH值为5.5--7,PH值大于7必须进行改良,否则会造成减产甚至导致失败;池四周必须设置排水口,以防雨天池内水位上升淹没产卵平台,导致乱茧***;水蛭的吸盘对越光滑的平面吸附力越强,因此其防逃围墙必须是粗糙的;人工养殖水蛭要注意调节水质,特别密度较大时,要适时换水,保持一定的融氧量。

注意:对于刚刚建成的砖砌水泥池来说,不能立即投放种苗。这是因为新建水泥池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必须经过20多天的淡化后才能适合水蛭的生长。此外,新建的养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种苗,而应在养殖池的总体环境条件逐步趋向食物链综合平衡以后,再逐步加大投放量,更不可教条地认为每立方米水中要投放多少条水蛭,而应视养殖池的具体条件和水蛭生长状况之间的良性平衡情况而定。

三、苗种来源

1、捕获天然种蛭自繁。在水蛭活跃频繁出现的7-10月份,从天然水域中捕取成蛭作为种蛭,放入一定水体中保种越冬,次年水蛭即可自行繁殖。体长6cm以上的成蛭条件适宜,可年繁三次左右,自繁自育是便捷省力途径和发展方向。繁殖时可一次投入相当数量的螺蛳,一般每亩25-30kg,并调配控制好水质。孵幼期每5-7天投喂一次,开始时饵料用熟蛋黄揉碎泼洒,中后期用动物血拌麸皮、花生壳粉或鸡猪饲料投喂,其技术简单易行。

2、购种。到人工养殖场选择大小整齐、活跃有力,伸曲有度的幼蛭作苗种。 在选购水蛭苗时,对一些残伤、形态不正、***、病态的水蛭种苗均应剔除。对暂养数天后发现的受过内、外伤的水蛭也要及时挑出来。要想在投种一年内有较好的收成,就必须选二龄以上的健康水蛭作种苗,种蛭的个体越大、越健壮,其产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也越高。

3、放苗。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放苗密度,条件好的小水泥池精养高可放1000-1500条/平方米。根据经验,0.3-2亩左右的池塘养殖,每池可一次性投足100-300条种蛭即可自行繁殖。幼蛭一般120-150天即可达到性腺成熟,北方地区当年投苗当年可繁殖第二代,种蛭亲体年繁2-3次,个体产卵300粒左右。

四、投饵及管理

1、投饵。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产卵前期的管理:产卵前,水蛭食量很大,为了使水蛭产卵茧多,每个卵茧孵化出更多的幼蛭,需要供应足够的饲料,除供应更多的河蚌、螺类,应及时向水中追肥,促进水中浮游生物及水草的生长,以便向水蛭提供足够的多样化的饲料,多余的饲料供未来的幼蛭食用。

产卵期的管理:产卵茧期间,水蛭常常夜间爬出水面,钻入专门为它设计的产卵平台的虚土中产卵,应尽量保持其环境安静,以免惊动怀卵茧的水蛭而造成产空茧。孵化期间,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同时注意维持水位高度,水位太低会造成产卵平台上的土壤太干导致卵茧干枯而***,水位太高会淹没产卵平台造成卵茧缺氧而***

农科大邓老师 (业务联系人)

18120237749

商户名称: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