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与未学过钢琴的人相比,学过钢琴的人脑部与学习相关的***、与感觉运动控制相关的壳核和丘脑、处理情绪刺激的杏仁核以及听觉和语言处理区域的灰质体积更大。这表明,人在学钢琴后,其听音辨别能力和双手协调能力都提高了。
研究还发现,学琴越早、钢琴弹奏越娴熟的人,脑部与手指运动直接相关的区域——右侧壳核的灰质体积就越小。一架钢琴的三个音区的音色都较为满意的情况下,还要注意三个音区过渡要自然,不能有痕迹,音色要统一。研究人员对此解释说,7岁之前开始练钢琴的人,大脑有关区域有一个自我优化的过程,不需要很大的灰质体积就能稳定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以提高未来的学习效率。
联系人:张老师。 地址:南宁市北湖唐山路口华基商业中心六楼(南师附小对面)。
南宁音妙传播中心主要开设课程:“新概念钢琴课程”。学习对象:4岁以上儿童、青少年、成人。
上课形式:一对一上课,电话咨询可获免费试课体验。
电话咨询客户可免费上体验课,体验课满意再选择报名。
现在赶紧预约试课吧!
公车路线:6路,30路.74路.80路.16路.91路.206路.44路.38路.74路.218路. 到北湖唐山路口下车
孩子学琴,如果每时每刻都能保持很强烈的兴趣和愿望,是理想的状态。但是,多数乐器的学习过程中,都包含有相当分量机械性的、单纯技术性的内容。这种练习,即使成年人也需要一定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实际上也就是把这首乐曲当作一首练习用曲了(3)可这么一来,学生只接触了该曲涉及到的有限的技术、风格类型,必然失去钢琴技巧训练的综合性、系统性和秩序渐进性。因此我们对孩子们是不能过于苛求的。然而,完全抛开了这种练习,学习乐器差不多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爸爸妈妈进行正确的引导。
1、每天练习时间严格固定,不要轻易变动。这样,可以借助规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渐养成习惯:练琴,是每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这虽然不等同于兴趣,却可能“习惯成自然”,保持练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明确目标有时会带来兴趣。给孩子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而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一两个要求,就要鼓励、表扬,让孩子觉得学琴并不是高不可攀或费力不讨好的事。
3、所选的教材应有两类:必弹的和选弹的。必弹的应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选弹部分可以鼓励孩子自主选择。
4、让孩子观摩年龄相仿孩子的钢琴课。听到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孩子“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听到差的,孩子会产生自信心,这也可能转化为练琴的兴趣。
5、适当讲讲道理。比如,告诉孩子,演员们为了在台上跳出美妙的舞蹈,平时一个简单枯燥的踢腿动作每天要做上几百次,这和练琴是一样的。
6、暂停一下。如果孩子对练琴感到“深恶痛绝”,不妨索性将琴课暂停一段时间。经验告诉我们,暂停一阵后,孩子的学琴效果会更好。
每天听、每天练
让孩子在鼓励之中不断地重复练习,才能达到艺术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学习新曲目前做好预习
先让孩子仔细聆听要学习的乐曲,然后试着弹一弹。这样,孩子去老师那里上课时,对新曲目不感陌生,掌握起来较快。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