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单分散层析介质免费咨询「纳微科技」
来源:2592作者:2022/6/4 7:41:00






苏州打造“中国药谷”

形成生物医l药产业链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的突破也为苏州打造“中国药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25日举办的苏州生物医l药发展大会上,苏州宣布将打造“中国药谷”,力争到2030年集聚生物医l药企业超一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



不过,要想实现“中国药谷”的目标,夯实生物医l药产业链是必选项。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和发展,纳微科技目前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产品已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和应用,包括恒瑞、开拓、博瑞、上海药l物所苏研院、天演等苏州药企均在使用。



“我们还研发了一些外国企业尚未掌握的独l家技术,这些都是***竞争力。”江必旺说,只要企业、科学家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面对技术难题,各种“卡脖子”技术都将会被逐一***。


如此神奇的材料,却来自于沙子。纳微科技用十多年如一日的刻苦攻关,上演了“沙子变黄金”的奇迹。2007年落户园区,公司主打的纳米产品,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用于电子行业。十多年间,伴随着园区生物医l药产业的起步、发展、集聚,与众多药企为邻的纳微科技,体会到了“卡脖子”技术之痛,决心要在相关领域实现突破。也正是靠着在电子行业赚到的利润,纳微科技支撑起了在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用纳米微球领域旷日持久的研发,并将沙子锁定为纳米微球的原料。“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我们的纳米微球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简单来说,就是把沙子溶解,提取出硅l烷试剂,再通过特殊工艺将其做成标准化的纳米微球材料。”江必旺说。这两年,随着园区生物医l药产业的迅猛发展,纳微科技在纳米微球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工艺上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信达生物、恒瑞医l药、博瑞医l药、开拓药业等园区众多“明星”生物药企的合作伙伴。“可以说,我们是跟园区的生物医l药产业一起协同,实现了在‘卡脖子’领域的国产化替代。”江必旺说。
“近期两年,我们一直考虑把生物医l药的版图继续做大做强。”苏州生物医l药产业园总裁庞俊勇说。过去十年,园区在抗体药领域布局了一批企业,不管在资本市场还是在新药领域,它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苏州生物医l药产业园作为很具典型的代表,现有的400多家企业已在新药创制、医l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群。当前,基因编辑技术是免l疫细胞治l疗领域的前沿阵地之一,也是苏州生物医l药产业园配合园区今后布局的重点领域。接下来,围绕基因治l疗产业链的打造,苏州生物医l药产业园一方面将重点引进重大***型项目和主要相关的治l疗领域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将聚焦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上市的全流程,引进、培育上下游服务企业,让产业链“一通到底”。

任红茹 (业务联系人)

18852717135

商户名称: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