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实际操作加工工艺
实际操作加工工艺
1 生产流程: 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基础打桩——接桩——送桩——正中间检查验收——移旋挖钻机至下一个桩位
2 就位桩机:桩机就位时,应指向桩时,确保竖直平稳,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歪斜、挪动。
3 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镀锌钢丝绳和索具,随后运用索具绑住桩上方吊钩周边处,一般不适合超出30cm,再启动设备起吊预制桩,使桩尖竖直指向桩对,慢慢学会放下插进土中,部位要;再在桩顶扣上桩帽或桩箍,就可以去除索具。
4 稳桩。桩尖插进桩位后,首先用较小一点落距冷锤1~2次,桩下葬一定深层,再使桩竖直平稳。10m之内短桩可估测或用线坠双重校准;10m之上或打接桩务必用线坠或水平仪双重校准,不可用估测。桩插进时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0.5%。桩在打进前,应在桩的侧边或桩架子上设定尺标,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观察、纪录。
内表面混凝土坍落
(1)内表面混凝土坍落。 原因:混凝土拌和不均;桩模颤动;离心规章制度不合理。 危害:桩身欠缺易切断。
(2)桩壁过薄。 原因:混凝土量不够;浮浆过多。 危害:桩的抗打能力差。
(3)桩身混凝土分层次混凝土离析,两侧碎石子、里侧浮浆层级十分清楚。 原因:混凝土配制不合理;混凝土水灰比很大,离心规章制度不科学;离心时桩模颤动。 危害:桩身强度里外区别大、强度低。
(4)桩身混凝土延性大、强度低。 原因:休养时间较短;蒸汽保养时提温太快、过高,减温太快;引气剂不科学。 危害:桩身经不住捶击,很容易脆裂或崩裂。
沉桩达到设计的控制要求
沉桩做到设计的调节规定(关键指贯入度和持力层)。
缘故:
(1)勘查材料有误码会假;
(2)桩帽被摧毁无法继续施打;
(3)桩身被切断,没法再打;
(4)设计挑选持力层不合理,如规定打进化轻风石层是不现实的事;
(5)沉桩时碰到地底阻碍物或壁厚比较大的硬夹层;
(6)打桩锤选对过小,或柴油锤陈旧捶击力不足,颤动异常;
(7)布桩聚集或打桩顺序不合理,使后打得桩没法做到设计设计标高,并使先用的桩奔涌升高;
(8)在厚黏土层中的桩并不是一气呵成地打进底边反而是间歇性时间太长,以致没法再打下来;
(9)送桩深层超出设计规定还收不上锤,或配桩长短短而盲目跟风送桩,易导致桩端达不上设计持力层;
(10)“一脚踢”的发包方式易发生以次充好的结论。
伤害:桩基础品质存有比较多难题,有些桩承载能力达不上规定,有些桩下移过多。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