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河南南阳玉米叶面肥服务介绍
来源:2592作者:2020/5/14 11:31:00






提高叶面肥的喷施效果

要提高叶面肥的喷施效果,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求:

1、喷施浓度要求适合。不同的叶面肥喷施浓度不同;不同的作物种类喷施浓度不一样;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喷施浓度也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叶面喷肥时要依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配制适合的浓度。否则,浓度过低作用不大,浓度太高会损伤茎叶。

2、肥料溶液要拌匀。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硼砂不易溶于凉水,只有在水温为40℃以上时才易完成溶解。在配制硼砂溶液时应先用少量温热水将其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这样才能使肥液均匀。肥液配制好后应及时喷用,以防止久置后重新析出。  

3、喷施部位要。不少农户往往只将肥料溶液喷布在叶片正面而忽视叶背面,收效往往不理想。因为叶面肥主要是通过气孔扩散被叶片吸收,而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一般叶背面多于叶正面,因此,喷施叶面肥,要注意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以扩大吸收面,尤其是双子叶植物更要重视喷湿叶背面。

4、喷施次数要适当。氮肥、钾肥被叶面吸收后,运输迅速,能较快到达作物各个部位,因此,在需肥关键期喷施1次即可。磷肥和其他微量元素移动速度较慢,一般要喷施2次~3次,每隔7天~10天喷1次,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微量元素铁的移动性更差,在果树上喷施含铁肥料以3次~4次为宜,间隔5天~7天喷1次。  

5、喷施时要适宜。肥料溶液在农作物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叶片对肥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利用率。叶面肥的喷施效果受高温、光照强度、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喷施应选择在无风的阴天和晴天早晚尤其是傍晚进行,因为此时光照不太强烈,温度较低,喷施后在叶片上湿润的时间长,有利于吸收而增进肥效。




喷药混配叶面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根据植株长势和病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叶面肥种类。植株长势较强或较弱时,使用叶面肥应配合生长调节剂共同使用。植株出现缺素症状或处于某种营养元素临界期时,则应重点使用该类营养型叶面肥,如西红柿出现脐腐病时应配合钙肥、芸豆花前应配合硼肥等。植株生长正常,为预防病害,喷药时,主要选择全营养型叶面肥,这样可以快速补充叶片所需营养,促进植株生长。病害发生后喷药时,则更适合使用氨基酸、核苷酸类叶面肥,可以直接补充叶片营养,提高植株抗性,辅助病害防治。

  其次,要注意和叶面肥的兑入顺序。叶面肥,尤其是营养型叶面肥,很多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而离子浓度过高容易引发与其发生反应,出现沉淀,影响。因此,和叶面肥搭配使用时,应该先将叶面肥加水稀释,再将其它按照可湿性、悬浮剂、水剂、乳油的顺序依次兑入混匀,可减少沉淀等反应发生的可能。兑入前进行二次稀释,可使风险进一步降低。叶面肥与混配时,要随配随用,不可留存后再用。

  第三,需要注意叶面肥不是与什么都可以混用。如铜制剂很好不要与无机营养型叶面肥混用,因为铜制剂是通过铜离子起作用的,无机营养型的叶面肥中含有的各种离子会影响铜离子的析出速度,进而影响。而氨基酸、核苷酸等叶面肥多呈弱酸性,不宜与碱性等混用。

   根据我国南北方土地差异化等因素综合实验研究,很终以氨基菌素母液搭配不同作物常见病害的抑病菌株和所需营养元素综合螯合搭配而成的一款作物***液肥。喷施在作物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达到补充作物营养、防病害的效果。勒夫叶面肥和、杀菌剂搭配还可提高达30%左右,真真正正是一款高***液肥。




提高叶面肥效果有哪些因素影响?

一般以易溶于水的化学肥料(氮、磷、钾、微肥)、生物菌肥等为主,随配随用。肥料可单施或几种混施。如为了省工,有些肥料可同混施,有些则不能混施(如生物菌肥与杀菌剂)。

叶面肥喷用在南方多采用背负式喷雾器以人工喷施为主。生产上根据叶片代谢的生理、嫩叶的养分吸收率比老叶高60%左右、叶片背面养分吸收率比正面高4倍左右的原理,叶面肥喷施以嫩叶为主,且以叶子背面为好。喷洒至叶子正反面开始滴水为度。

叶面肥施用效果的好与差,与施用的天气、温度、风速、时段有一定关系。不同作物其叶肉细胞结构松紧、孔隙大小、展开时间等有差异,叶片吸肥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作物叶片这一生理习性,喷肥天气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露水干时或下午4时后,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照射,以免液肥蒸发过快影响吸肥效果或灼伤叶片。喷肥时气温应达25~30℃,液肥的水温应在20~28℃,水温、气温过低都会影响喷肥效果。在风速过大的天气,施叶面肥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喷肥后2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杨 (业务联系人)

15688186955

商户名称:南阳市朴欣肥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