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对草莓、柑橘的影响
草莓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未能增加产量,在改善品质方面效果不够显著,这很可能与草莓生产上频繁摘叶的管理模式有关,因而我们初步认为叶面喷施氨基酸在草莓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不大。
柑橘喷施氨基酸,未能使果实明显增大,增产效果不大,但可以明显改善果实的品质,果实的固酸比提高23.5%。适宜推广应用于无公害甚至有机化的生产上。
试验结果表明,柑橘和草墓的表现差异较大,柑橘的处理比对照的品质有较明显的改善,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高4.3%,总酸比对照低15.7%,固酸比比对照高23.5%,而果实增大不明显,甚至增大幅度还略低于对照,果皮也略比对照厚。草毒试验中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全糖和还原糖均比对照高,而且不同时间的两次分析结果相似,说明氨基酸叶面肥对提高草落果实的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如柑橘显著。目前草每栽培管理中,初花后每隔一两天就摘去一次老叶片,可能不利于氨基酸叶面肥的吸收和利用。尽管一般认为柑橘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但是适宜柑橘生长的PH范围在5。
叶面肥与生物菌肥有什么不同?
生物菌肥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由于生物菌肥是一种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剂,施于土壤后需要 15~20 d 才能发挥肥效,多数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复苏,因此在施生物菌肥时要适量地配合少量氮肥,一般施复合生物菌肥 225~300 kg/hm2,且根据不同情况 ,配合施用尿素 45~75kg/hm2、磷酸二铵 75 kg/hm2。如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一般配合施用有机肥 30 t/hm2),可以加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生物菌的活性。以清水处理E(CK)产量,这反映了当前茶园一般的生产能力,在各处理的基础上增产程度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B和C处理增产幅度更大,产量分别为48。
应保持土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生物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温度 10~40 ℃、pH 值 5.5~8.5 的土壤条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于 30%时要及时浇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此外,生物菌肥可以配制各种作物的营养土。一般取田园土(没有被污染过的田园土)60 kg,充分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便 30 kg,加复合生物菌肥 10 kg,充分搅拌均匀即可。混合液可以“二合一”(叶面肥+杀虫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或“三合一”(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或“四合一”(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该营养土可供农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等育苗、养苗等使用。
生物菌肥是一种活性菌,施用时必须埋于土壤中,不能撒施于地表,一般深施 7~10 cm。由于生物菌对作物的根系母代替亦可。四是乳酸菌。土著菌制作的过程中,造成肥料的原因是乳酸菌不能增殖,由于乳酸菌能产生酸性很强的乳酸,从而具有防腐的功能。从自然界培养纯粹的乳酸菌的方法是,先把大豆磨成豆浆,豆浆煮沸腾后趁热倒入经过灭菌的广口瓶中密闭,放入冰箱中冷藏,经过一段时间后瓶中的固体就会沉淀下来,上面澄清的液体就是纯粹的乳酸菌。5、施肥部位离根太近:西瓜的施肥部位,一般要求距主根10厘米左右。长期保存乳酸菌,可加入等量的砂糖后置于冰箱中即可。乳酸菌扩繁可用纯鲜牛奶,乳酸菌和牛奶的比例为 1∶10。
脐橙叶面追肥有什么作用?
脐橙的叶片是吸收养分的重要,比根部吸收具有速度快、利用率高的独果。一般幼叶吸收机能更佳,比老叶吸收速度快,叶背比叶面吸收量较多(70∶30)。叶面追肥可以起到土壤施肥替代不了的效果。
叶面追肥的作用:
1、用量少,,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叶面施肥5分钟的效果是土壤施肥15天才能达到的效果,它能及时补充树体各期所需养分。
2、可提高光合作用,使根系生理机能活跃,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增强,促进脐橙植株整体代谢过程。
3、可以起到及时补充脐橙树体各种养分的作用。特别是对微量元素的补充,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达到平衡施肥,养分。
叶面追肥的时期根据树势强弱、叶色浓淡、结果多少,结合病虫害防治在新梢生长期、保花保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采后保叶期进行。
叶面肥的选用及浓度:叶面肥以有机养分为主,尽量少用无机养分,浓度宜淡不宜浓,浓度过高,易破坏叶肉组织,造成叶面肥害。而且一次不用或少用多种叶面肥,以免造成叠加浓度过大而伤叶。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