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对秋白菜产量的影响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叶面肥研究进展快。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叶肥,叶面肥总的发展倾向是趋于多元素、多种营养成份的复配、螯合等,具有多功能、易被植物吸收、适应性广、无毒无公害等。我们引进了四种叶面肥,在秋白菜上进行肥效试验,以期找出适于我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下,增产效果***的种类,在今后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26%,能够刺激作物植株加速生长,前期使植株在土地养分充足的条件下旺盛生长,但后期失控徒长而影响产量。
叶面肥在我区已多年应用,增产效果稳定在10%~15%,以垦易为对比,万国叶面肥对秋白菜的生长,结球及产量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结球中后期、生长量则更大。植物动力2003与垦易持平、植物活力素则较差。
农作物喷施叶面肥的相关因素影响
叶面吸收的养分除满足自身生长需要外,还向根系输送,促进根系的生长。向根系输送的养分越多,根系的生长越强壮;根系发达也会促进茎、叶、花、果的旺盛生长与发育,这两者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为了使作物生长得更好,可喷施叶面肥。即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按需要量均匀喷施叶片上,通过叶面吸收及导管传输,具有、、用肥省、形式活的特点,直接供花生吸收利用,还可避免施于土壤中被固定或分解、转化的影响,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叶面喷施形式灵活方便,既可以单独针对缺素症喷施营养元素进行矫治;4、看气温施肥气温较低,则施用迟效性的厩肥、堆肥、塘泥、灰肥或人畜粪尿。也可以结合防虫喷药时或喷施生长调节剂时加入叶面肥一起喷施,这样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喷施叶面肥,不仅是强化作物的营养和防治某些缺素病状的一种施肥措施,也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施肥技术。但是喷施不当,会收效不大或适得其反。
肥料溶液在农作物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叶片对肥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利用率。叶面肥的喷施效果受高温、光照强度、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喷施应选择在无风的阴天和晴天早晚尤其是傍晚进行,因为此时光照不太强烈,温度较低,喷施后在叶片上湿润的时间长,有利于吸收而增进肥效。一定要避开晴日正午、特别是高温烈日天,避免肥液在短时间内挥发,影响吸收。雨前也不要喷施叶面肥,防止肥分被雨水淋失。要在温湿度适宜时喷施。气温高湿度低时溶液易干,叶面吸收效果差。微量元素铁的移动性更差,在喷施含铁肥料以3~4次为宜,间隔5~7天喷1次。
蔬菜叶面肥的使用技术及几种常用的追肥方法
一、选择蔬菜叶面肥的关键
1.叶菜类这类蔬菜全生育期需要的水肥较多,除施足底肥外,应在苗期,中后期进行1~2%尿素(硫酸铵)溶液喷施,7~10天一次,连喷2~4次,能加速叶片抽生和迅速生长,而且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土壤施入要高20~30%。
2.瓜果类这类蔬菜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主要是硼、锌、钼)的需要比较均衡。瓜果类蔬菜施肥更要讲究科学。即苗期选用1~2%尿素水加入3000倍802喷施。以利壮根长叶;因此,一般土层厚在1米以上,结构良好的土壤,有利于柑橘根系生长。花期选用1~2%尿素混合0.1~0.3%硼酸与1000倍植物动力2003溶液喷施2~3次(间隔每次为7天左右),以利增加坐果率和防止花而不实。结果期选用1~2%尿素水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每7~10天一次,共喷二三次即可。
3.根茎类这类蔬菜在其全生育期间对磷、钾肥需要多于氮肥,尤其是中后期对钾肥需要更为敏感而量多。如钾肥不足,则叶部制造的有机养料向根茎部输送慢而少,易早衰和叶部凋枯(或褐斑病)。扫以此类蔬菜除苗期追施少量氮肥外,应在中后期多施钾、磷肥。
二、蔬菜追肥的关键
1.冲施在为作物浇水时,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沟内溶化,随浇水渗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内。这种方法浪费的肥料较多,在渠道内容易渗漏流失,在田间作物根系达不到的深层,也会渗入部分肥料造成浪费。其优点是用法简单,省工省时,劳动量不大。在肥源充足、种菜面积大、劳动力矛盾突出时可以采用此法。在大面积蔬菜出现严重缺肥症状时,可以作为追肥方法。点,浓度稀释,瓜果蔬菜需肥特点不同因此在拿尿素当叶面肥时应注意浓度。
2.撒施作物浇完水后或雨后,趁畦土墒情适宜,又能下田时,将定量化肥撒施于作物畦面或作物株行间。这种施肥方法比较简单,但仍有一部分肥分会挥发损失,特别是碳酸氢铵挥发性很强,不能采用;在同等施肥的条件下,由于喷施叶面肥,在植株高度、茎围、节距以及叶面积系数方面均有增长,表现出叶面肥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硫酸铵、尿素和硫酸钾可以撒施,但只有在田间操作不方便、作物需肥又较急的情况下选用。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