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往的工作是以物为中心,忽略了人这一主体。加快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重视科技馆建设前期调研与策划工作,这也是遵循一般规律的体现,前期主要是基础性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好前期工作,对于后期建设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前期工作内容包括课题设立、思路、工作方法与程序、相关人员培训与教育活动等[3]。
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科技馆展示设计的概念与功能科技馆展示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广泛,以科学技术展示为主体,兼顾地域人文知识,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充实。国技馆发展时间比较早,无论是理念和体系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设计理念方面,国外主要是依据本地区需要与投入,科技教育场所数量众多,大小不等,居民受教育机会多,并且具有地方特色。而工作人员代表着科技馆的形象与服务水平,需要有良好素质和***技能。
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科技馆的概念和所运用的手段、方法,也在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而科普展品的存在即是科学普及的一个直观、生动形象的体现。
科技馆如何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校园科技馆的科普展品多种多样,每个原理可以展示出许多不同的展项,但是由于展品本身的限制,学生们在参观完科技馆后无法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造成了认识与实践环节的脱节。因此,可以通过生活化的科普课程,让青少年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科学实验,方便青少年在家中也能按照科技馆中学习到的方法开展,将科普阵地从科技馆拓展到学校和家庭。科技馆科普展品的设计展品的设计可靠性展品的设计可靠性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用一定的方法,确保零部件满足给定的可靠性指标的一种设计方法。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听过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得,我做过的我才会理解。”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科学实验,方便青少年在家中也能按照科技馆中学习到的方法开展,将科普阵地从科技馆拓展到学校和家庭。
丰富和完善科普活动的开展
科学教育是科技馆的功能,也是树立品牌的活动内容。科技馆应该根据现有活动存在的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根据展示设计的一般程序,展示设计的前期工作通常包括展示前期策划,展项资料的征集,编辑细目设计意向脚本和搜集相关技术资料,这项工作的成果主要以文案的方式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并为后面的设计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在现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机制,坚持“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到高质量的活动中来,从而扩大科技馆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科技馆已经和很多中小学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把课本的抽象知识与展厅展品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科技馆应该总结取得良好效果的成功经验,继续强化“馆校结合”机制,扩大试点学校,把这种优势的教学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形成汇集全市青少年的合作形式。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念,从受众定位、主题确定、内容选择、风格设计、产品创意、市场细分、市场推广等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以此来提升展览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除了加强中小学的合作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的和人力资源,开展与科研院校、师范院校的教育研究与合作。例如,邀请业界对科学老师进行培训,科技馆工作者和高校教育共同研发课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针对科技馆缺乏对成年人关注的现状,真正发乎科技馆作为服务全社会的公益性组织的作用,科技馆坚持“走出去”,主动把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为倡导孩子对世界有更多的认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去儿童科普馆学习体验。建立与街道办事处、住宅小区的业主或者物业管理公司的合作,以开展流动性的展览、举办科普演出等形式走进公众生活。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