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建设应该引进新的理念,借鉴新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建立并完善符合时代潮流,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馆建设理论体系。对科技馆的定位是多功能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这种认识的产生有其***的时代背景,对于科技馆发展规律以及性质认识不清,也是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念,从受众定位、主题确定、内容选择、风格设计、产品创意、市场细分、市场推广等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以此来提升展览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科技馆建设应该有正确的定位,激发人们的好奇心,鼓励人们就未知进行探索,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世界观,也只有对科技馆正确定位认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科普展教的特点
科普展教的特点首先是具有众多的生动活泼的实物展品,这些展品具有科学、知识性和趣味性,以直观、易懂、有趣的表现方法,揭示深奥的科学原理。允许观众自己动手操作实践,鼓励观众在探索中学习,寓教于乐。数字科技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科学技术馆的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科技馆。它所包括的内容是无所不有的。从基础的数理化天地生知识到高科技发展领域。适合各种知识层次,使所有观众都能从中受益,是一个真正的向社会开放的“科技教育学校”。
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概念
科技馆教育活动是指主要依托科技馆展览,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多层面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活动。本文讨论的科技馆教育活动主要指整合学校资源开展的与中小学校科学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活动。
科技馆馆校结合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科技馆在教育活动的设计方面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科学的特点,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轻松地体会、探究科学的奥妙和原理。
体现年龄的针对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思维方面也各具特点,因此,科技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根据其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将青少年分为儿童(2-7岁)、少年(7-11岁)和青年(这里的青年主要指初中阶段一般为11-15岁)三个阶段,设计相应的活动。在这里,为关键的是信息实体虚拟化,即数字科技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对实体科技馆工作职能的虚拟体现,都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实体科技馆,是对实体科技馆职能的拓展和延伸。
结合学校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互动性和趣味性,体现活动的教育价值
结合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开发一系列不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强的科学活动,是科技馆科普活动与中小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发挥其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这样,青少年在参与每个活动时,通过切身体会都能够体验到与其课程相关的科学内容以及它们的具体应用。
体现与青少年生活的密切关联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科学原理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处。而工作人员代表着科技馆的形象与服务水平,需要有良好素质和***技能。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从学校教育中对自然环境中水资源的分布,可引申出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方法及意义;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及如何逃生自救等,进行发散性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