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是HPLC系统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它也不断地更新换代,长度变得越来越短,填料颗粒也越来越细。现在常用的色谱柱长度在30~250 mm,颗粒直径在1.6~5μm。颗粒类型主要有全多孔和表面多孔,全多孔填料具有更大的柱容量、更多键合相选择的优点,表面多孔具有反压低、峰形好的优点。的基质是硅胶。特殊情况下,可加热至高于使用温度10-20℃左右,但是一定不能超过色谱柱的温度上限,那样极易损坏色谱柱。以前填料纯化技术不是很成熟,十八烷基键合到硅胶表面不是很完全,硅胶上总是少量的硅羟基在外面。这样就造成样品在进行色谱分离的时候,会吸附或者键合在这部分硅羟基上,导致色谱峰拖尾。使用三乙胺作为封尾剂,与硅羟基吸附,可以使峰型改善,这个三乙胺曾经一度成为分析界的宝贝和。现在,制造填料的技术日趋成熟,人们已经掌握了把这部分剩余未键合硅胶也进行键合钝化的技术,这个技术就叫作封尾。
色谱法的应用可以根据目的分为制备性色谱和分析性色谱两大类。制备性色谱的目的是分离混合物,获得一定数量的纯净组分,这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的纯化、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以及去离子水的制备等。相对于色谱法出现之前的纯化分离技术如重结晶,色谱法能够在一步操作之内完成对混合物的分离,但是色谱法分离纯化的产量有限,只适合于实验室应用。制备色谱到底是什么?(1)分析色谱的目的,是分析出混合物中一个(或者几个)纯物质的含量。制备色谱的目的,是从混合物中得到纯物质。为了加快分离的时间与提高分离的效率,制备色谱的的进样品量很大,导致制备色谱柱子的分离负荷的相应加大,也就必须加大色谱柱填料,增大制备色谱的直径和长度,使用的相对多的流动相。然而,当色谱柱上样品负载加大的时候,往往导致柱效急剧下降而得不到纯的产品。制备色谱,要解决容量与柱子效果之间的矛盾,对重现性也要考虑。纸色谱以滤纸条为固定相,在纸条上点上待分离的混合溶液的样点,将纸条下端浸入流动相溶剂中悬挂,溶剂因为毛细作用沿滤纸条上升,样点中的溶质从而被分离。从经济上来说。制备色谱要争取少用填料,少用溶剂,要尽可能多的得到产品。(2)样品的前处理:制备色谱柱子由于处理的样品多,比分析柱子更容易受污染,所以,必要的前处理就显得非常的必要。萃取、过滤、结晶、固相萃取等简单的分离方法,如果用得上,而且还不是很麻烦,就要尽可能多的采用以去掉杂质。(3)固定相的选择硅胶、键合固定相(如C18)、离子交换树脂、聚酰胺、氧化铝、凝胶等都可以作为色谱柱的填料。 有不少文献报道,对填料可以进行一下处理提高了分离效果,如,对硅胶进行的(或缓冲液)处理。
1、高惰性超纯中性硅胶制成,每根色谱柱同时提供柱效与填料性能报告; 2、半制备色谱采用目前的设计方式即顶端自带手动加压装置,具有国际的轴向压缩技术; 3、与国内单位合作即柱筒内壁采用精密的抛光技术和同心化技术,使往壁的光洁度(>}12,即表面粗糙度尺a }0.1 um)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并保证了柱管的同心度(0.2um),很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原因:垫圈与运动着的柱塞杆紧紧接触,是液相色谱系统中易磨损的部件。 4、能维持足够高内压,柱床不会塌陷导致柱效急剧下降;如果柱床出现松动塌陷,无需任何工具,只需轻轻旋动顶 端加压装置,便能恢复原柱内压力和柱效;
制备液相色谱仪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分离分析技术。它既能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测定,又能用于大量的制备分离,灵活多样,其应用范围已超过其他各种分离方法,尤其在中药样品的分析分离方面更充分发挥它的特长,为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用途和泵配置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常见的实验室级别LC分为以下几种:分析型液相色谱仪(HPLC),半制备液相色谱仪(Semi-PrepHPLC)和制备型液相色谱仪(Prep-HPLC)以及中压液相色谱仪(MPLC)。一般是以10℃/min从50℃升至使用温度,达到使用温度后保持10min。这三者的原理基本一样,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泵的大流速,一般而言,分析型HPLC的大流速为10.00mL/min,半制备HPLC为50mL/min,制备HPLC为100mL/min,中压液相色谱更高。而由于泵流速的升高,流通池的光程、体积,管道的内径,六通阀、定量环等零件也会相应改变;并且,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可以增加自动接收1器等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