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屯头宫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自1981年开始,屯头村宫灯老世人李老硕再展其技,与村民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当年该村制作宫灯户发展为150个,以后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至90年代初期,屯头村形成宫灯生产***村。如今全村95%以上的农户从事宫灯生产经营,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对。其品种主要有圆宫灯(门灯)、六角宫灯(室内灯)、走马灯、花灯四大系列,规格齐全。小的如一个核桃,大的像一栋房子。屯头宫灯以其***工艺***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还出口俄罗斯、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一下宫灯的制作工序,宫灯主要以钢丝为骨架,塑料成型的上下座,空心铁杆为支撑,颜色鲜艳的布料为主要原料,并由手工制作完成。
宫灯不同于现在任何灯具,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灯具与工艺美术晶相结合的产物,既有实用价值,又表现出东方艺术和我国民族风格,因此***中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国宫灯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清末,民间制作宫灯的工匠多由宫内匠师传习而来,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在灯画业***。 传统宫灯所用材料主要有:木材、丝穗、玻璃、绢、清喷漆、少量铅丝、圆光用铁片、乳胶、死弯梁变活弯梁的铁标准件及螺钉、糊绢浆糊。宫灯分高1档及一般档次,高1档木材有紫檀、乌木、红木、花梨、楠木等。一般宫灯木材有杜木。太阳能灯由太阳能电池组件、部分LED灯具、控制箱和灯杆几部分构成。
亿昌宫灯由木雕灯架、灯衣、蜡台、挂钩和彩穗组成。以六角双层较多,其次是八角形、花篮形等。东阳木雕纱灯历史悠久,盛行于唐代,明清时期有很大发展。宫灯的灯衣的发展变化也十分丰富,由开始的纱质衣发展为用蔑簧丝或料丝编织、彩珠编织,后又用绘画玻璃片组装。在电灯尚未发明的年代里,既有照明实用价值,又有宫廷建筑装饰之功能,供帝、妃、大臣们赏玩。
灯的种类不胜枚举,只要想得到的形态皆可做成灯彩,灯彩凝聚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反映了人民的创造力、审美力,同时还承载着人们的独立价值观,折射出人们的精神世界。
洛阳宫灯常见的红纱圆灯、有二龙戏珠灯、白帽方灯、六色***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
在洛阳老城,从明朝开始有鼓楼杜家、东李家和西李家、朱家、王家、田家、赵家、张家等世家。
在古代,庙宇、会馆、楼台、祠堂以及大户人家都会悬挂宫灯。
另外,每年春节元宵节,小孩子们打灯笼也是民俗,小孩每人一灯,大街小巷玩耍。
洛邑古城有一条宫灯巷子,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1流光溢彩。
宫灯檀木为骨,绢纱裹面,***流苏,雕花纹饰,雍容繁丽。一排排,一列列,莹灯明明,朱色彤彤,悬灯如昼的长街古巷,讲述着千年神都往事。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