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霉菌
储粮水分的高低是霉菌生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粮食储藏过程中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粮食入库时需严格控制含水量,晒干入库,种子的含水量不宜超过15%;在仓库内放置无水氯化钙、草木灰等降低空气湿度,将相对湿度降低到60%以下;粮仓等设备建好防潮地坪和防潮墙以隔离湿气。此外,混在粮食中的各种杂质、破损粒和不成熟粒等往往携带大量的微生物,一般1g粮食含微生物4000多个,而1g杂质含微生物高达50000多个。新粮入仓前利用风车和清理筛等清除混在粮食中的各种杂质,保持粮食清洁卫生和粮粒完整。粮食入仓前利用乙醇、次氯酸钙、次、二氧化氯和等消毒剂对仓储设施进行消毒处理,杀灭霉菌。
小麦霉变的阶段
小麦霉变一般分为 3个阶段:初期变质阶段、生霉阶段、霉烂阶段。霉变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霉菌是影响小麦品质的罪魁祸首。小麦霉变后,微生物能分泌大量的水解酶,将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水解,使小麦中的营养物质损失,干重下降。微生物还能分泌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容易继续氧化,而脂肪酸积累致使脂肪酸值,从而降低小麦的储藏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霉变后的小麦容重、千粒重、发芽率、淀粉含量均会明显降低,这一系类的变化意味着小麦分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均会进一步降低。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发霉的小麦及其制品会对人、畜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人、畜食用了霉麦加工的制品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重者会出现窒息,由于后无,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在通风智能化程度较薄弱的库区,秋冬季降低粮食基础温度可以分阶段进行,在降温初期,选择自然通风方式或仓内排风扇进行缓速通风降温;当粮堆上表层热量散失后,打开通风口启动轴流风机,仓外低温空气穿过粮层,抽换仓内热空气;当仓内温度接近仓外温度时,关停轴流风机,通风口和密闭窗门。 针对储粮水分损失较严重的西北地区,由于秋冬通风季节空气湿度低,在通风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进入仓房的空气湿度,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采用空气湿度控制装置,使进入粮堆空气湿度维持在70%~90%之间,减少因自然降温和通风降温过程中水分损失。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