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磨床的起源
无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的。在机床领域,无心磨床虽然是一种新的类型,单其工作原理早在1853年加工滚针时就采用了,1867年,英国人Heny Dyson***了一种原始的无心磨床。大约经历半个世纪之后,在1922年,美国人Cincinati和瑞典一家公司几乎同时研究成功台无心磨床,从而使无心磨床发展的历史真正开始。精密磨削是一种解决各种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形状精度的有效加工方法,并且它能大大地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
在无心磨床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图式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初期无心磨床是单砂轮型的,以砂轮端面或圆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连续接触依靠挡件器、导片和弹簧保证。直到1915年才开始有了托板与导轮。导轮和托板的出现,使无心磨床的机床设计和磨削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纵磨法每次的径向进给量fr少,磨削力小,散热条件好,充分提高了工件的磨削精度和表面质量,能满足较高的加工质量要求,但磨削效率较低。
1、外圆磨纵磨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时,砂轮的高速旋转为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工作台的往复纵向运动、砂轮的横向周期性间歇进给为进给运动。每次纵向行程或往复行程结束后,砂轮作一次横向进给,磨削余量经多次横向进给后被磨去。
2、外圆磨横磨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时,砂轮的高速旋转为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砂轮的横向连续进给为进给运动。工作台不作纵向进给运动,砂轮的宽度大于磨削表面的宽度,并慢速进给,直至磨到要求的尺寸。
数控内圆磨床如何做到进刀准确?
数控内圆磨床在操作中发生进刀不准的情况是由于现在国内的传统普通无心磨床大都使用普通的丝杆做为进刀传动,由于丝杆有间隙,就会导致直接进刀肯定会和实际进刀数值不符,而高精密无心磨床由于采用滚珠丝杆,误差会小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进刀时回三圈,再进三圈,消除掉间隙产生的误差。目前,国外如美国、日本研制成功研磨薄膜的精密研磨系统,使加工产品抛光效果更加精细一致。
对于数控内圆磨床机型来说,由于是从右下角进刀的,应检查进刀手轮微调的固定螺丝和进刀螺杆上的止退螺丝有无松动或间隙过大,来回转动进刀手轮多圈感觉手轮的间隙是否过大,或进刀手轮转动时是否过紧等,下微调进刀套管位置偏移或松动,都会导致下滑板摩擦螺旋齿轮与调螺杆间隙过大或密螺帽过紧造成转动不灵活,一般情况下螺帽松动也会造成此进刀不准现象,数控内圆磨床的手轮微调和丝杆的微分盘里面的传动丝杆有固定螺丝,也要确定没有松动,微调螺杆和丝杆上面有培林轴承也要确定没有磨损或者间隙过大。2)工件震动:除了电动机、皮带轮和皮带的影响因素外,工件—顶针系统的刚性越差,砂轮对工件的摩擦力越大,工件的震动就越厉害。
这几个问题都是比较好处理的,需要仔细检查或拆下来清洗重新安装则能进行排查处理,对于磨损轻微的,可以适当收紧,磨损严重的零件就需要更换了,尽量用高质量的零件,则可以提升磨床进刀的准确率,严格的说数控内圆磨床的主轴锥孔中心与尾座锥孔中心是等高的 ,但由于导轨的磨损或脏物进入造成不等高 ,其结果造成加工零件的端面与外圆不垂直 ,在零件的端面上就呈现出不同的磨削纹路 ,根据纹路的不同我们可对机床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无心外圆磨床磨削工件时不用顶1尖支撑,所以工件磨削长度不受顶1尖限制,又因磨削时工件被支持在导轮和砂轮之间,不会被磨削力顶弯,所以可磨削细长工件。 ,当a =b时 ,在端面上的磨削纹路成交叉状 ,其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为合格.
外圆磨床加工工艺外圆磨床加工工艺外圆磨床加工工艺外圆磨床加工工艺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