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爱生病,试试“小儿推拿”
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需要脾胃化生的气血供应。小儿的脏腑形态发育尚未完善,同时又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有“脾常不足”之说。若喂养不当,极易引起脾胃功能的紊乱,常常出现呕吐、腹泻、、厌食、积滞等病症。现代的家庭在物质生活上都比较丰富,在孩子的饮食上大多会有求必应,所以宝宝大多会出现脾胃虚弱。而一到秋季,腹泻等肠道问题更是折磨宝宝,学会推拿手法,能够帮助宝宝更快的恢复健康,增强脾胃功能。
1.补脾经 200-300次
定位:拇指桡侧缘从指尖至指根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罗纹面沿小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2.运内八卦100-300次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距离中指指根2/3半径画圆
操作:从乾卦至兑卦沿圆周运100-300次,为顺运内八卦。
3.揉脐 1-3分钟;
定位:肚脐
操作:用手掌或者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在脐部顺时针揉之
4.推上七节骨 100-300次
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下向上做直推
小儿推拿有哪些好处呢?
小儿推拿有哪些好处呢?
可以扶正,宣肺,大大增强宝宝功能,预防和宝宝经常感冒、咳嗽等。
可以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脾胃功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预防和脾胃虚弱,厌食,积食,发育迟缓等。
可以改善宝宝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多梦,入睡困难,易醒不安,改善宝宝的等状态。
小儿推拿能提高小儿抗病能力,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同时对开发儿童智力有着良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常用推拿手法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