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上知教育】做好幼小衔接激发上学欲望:
衔接更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不认识校园、自理能力差、做事磨蹭、娇气、不会听讲、不会和同学交流、不会和老师相处,这些都是幼儿刚步入小学出现的不适应现象。4-5岁的孩子随着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的独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逐步让他学会在脱离父母、老师时刻帮助的情况下,能独立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同时,要使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有些幼儿不愿意上学,留恋幼儿园。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教育引起的。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全优学能课堂】上知教育为大家介绍:
兴趣与需要是孩子活动的内在推动力,是直接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情感系统。【全优学能课堂】上知教育为大家介绍:如果孩子喜欢这个老师,孩子对这门课就有兴趣,就会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学习***,***学习成绩必然就好。为维持孩子对某一活动的持续兴趣,父母应当注意活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如果活动内容与孩子的先前经验无关,孩子没有充分的经验准备和能力准备,活动任务超出了其驾驭的范围,即使形式再活泼有趣,也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如果任务难度过低,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挑战,孩子也不会感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为什么需要幼小衔接?
从幼儿园的幼儿到学校的小学生是每个人必需的经历。但由于幼儿与小学生的身心差异,两类教育机构存在一定的差别(见下表)。因此我们应帮助幼儿顺利地解决好两者的过渡和衔接,使他们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兴趣、好奇心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要善于激发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小衔接阶段,我们仍然要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热情。教育作家李国英小时候成绩不好,后来她把每天做每件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记下来,一星期后发现,自己在***后比较有精神,是读书的黄金时段。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同时可带幼儿参观小学,让他们在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产生兴趣的同时,提前熟悉学习环境。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