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为唑烷酮类,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耐药万古肠球菌(VER)引起的菌血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MRSA)引起的和综合性以及耐青链球菌(PRSP)引起的菌血症的。
利奈唑胺的制备难点之一就是其结构中噁五元环的构建,现有的制备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 采用高沸点的醇类溶剂工艺,蒸出这类溶剂需要的能耗巨大且蒸发速度缓慢,制备出的晶型有结块现象,外观和纯度均较差;
(2) 采用水中高温悬浮结晶法由于利奈唑胺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高温时溶解度较大,低温时溶解度较低,降温过程中会有更稳定的晶型 析出,导致在较低的温度下晶型I较快地转为晶型II,采用该制备利奈唑胺晶型I的工艺不稳定,晶型纯度不高。
筒锥式三合一设备生产的技术指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先密闭整个机组系统,充入无菌惰性气体(如N2气)保护,从结晶器通过自动阀门向“三合一”加入待处理结晶液,达到一定体积量后关闭进料阀。
(2)通入惰性气体加压,通过底部的大型金属过滤板实现结晶液的固液分离。
(3)结晶液固液分离后,对滤饼进行喷淋洗涤。
(4)洗涤结束后通过液压装置下降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并同时利用搅拌内部的加热管路系统加热物料层,并严格控制干燥过程温度,否则会引起药品的降解失效。在加热干燥的同时进行系统抽真空操作,使溶媒快速蒸发,同时启动除尘器自动工作,保证真空系统的正常通风。
(5)物料层干燥合格后(可以取样检测或自动过程分析),停止真空,进入自动排料程序。
制药生产中全密闭生产流程一直是药品制造商追求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药品生产流程中不受外界或人为的杂质、污染等影响,能地保证药品质量,并且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这种生产方式符合世界上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劳动用工,也减少了员工操作中的误差和污染的几率,有利于药品批次间的质量均一稳定。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