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让浑天仪雕塑保持一定的“迟钝”性,它又有可能无法“感觉”到的初波,直到之后的各种波陆续传来时才被“惊醒”,可是这些迟来的波的震动方向已经完全不能代表震源的方向了。何况,记录一次必须有三个要素: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强度)。浑天仪雕塑只能记录震中方向。几台地动仪“联网”也可测出震中位置;但它却无法记录发震时刻,所以,这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是“世界上首台仪”了。
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到汉代已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盖天说认为,天如盖,盖心是北极,天盖左旋,日月星辰右转。宣夜说认为天无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附着于“天体”之上。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宣夜说后来不幸失传了,盖天、浑天两说并行,竞相争鸣,比较科学的浑天说渐占上风。同时,观测天象的仪器也不断出现,如武帝时洛下闳制造了校园地动仪雕塑,宣帝时耿寿昌又造了浑天仪,和帝时崔瑗的老师贾逵更制造了黄道铜仪。
校园地动仪雕塑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比较频繁。张衡对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首架地动仪。校园地动仪雕塑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在每条***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震的方向。
校园地动仪雕塑是浑象和浑仪的总称。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类似天球仪。 浑象主要用于象征天球的运动,表演天象的变化。浑象是由中国天文学家耿寿昌发明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西汉时期。校园地动仪雕塑东汉的张衡水运浑象又对后世浑象的制造影响很大,宋朝的水运仪象台则达到目前浑象发展的高峰。中国现存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