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棱掉角
1 形成的原因
是指梁、柱、墙、板和孔洞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原因如下:
①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湿润,造成棱角处混凝土失水或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受损;
②拆模或抽芯过早,混凝土尚未监建立足够强度,致使棱角受损;
③起吊、运输时对构件保护不好,造成边角部分局部脱落、劈裂受损等。
4、麻面修复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聚合物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麻面蜂窝,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塑性收缩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终凝前或终凝后不久,由于此时混凝土强度很小,受外部较高的温度或较强风力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从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因此产生裂缝。收缩裂缝多呈中间宽、两侧较细、长短不同且互不相连的状态。
细裂纹可采用表面修补法进行修复,表面修补法适用于对构件的承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主要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粘贴玻璃纤维布。
(2)局部修复法
常用的方法有充填法,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法等。
①充填法。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终凿成V形或梯形槽,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聚胶泥、或沥青油膏等材料封闭裂缝。其中V形槽适用于一般裂缝修补;梯形槽用于渗水裂缝修补;环氧砂浆适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修补;聚胶泥和沥青油膏仅适用于防渗漏的修补。
②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梁等构件,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而造成裂缝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类裂缝有时可采用凿除裂缝附近的混凝土,清洗、充分湿润后,浇筑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养护到规定强度的修补方法。修补后的构件仍可使用在工程上。用这种方法修补己断裂的构件应特别慎重。此外,修补前应检查钢筋的实际应力和变形状况。修补混凝土宜用微膨胀型。修复工作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否则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将导致失败。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