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蜂窝
1 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蜂窝有表面的、深井的和贯通的三种,也常遇到水平的、倾斜的、斜交的单独蜂窝和相连的蜂窝群,其表现为局部表面酥松,无水泥浆,粗骨料外露深度大于5mm(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石子间存在小于石子粒径的空隙,呈蜂窝状,有蜂窝处的混凝土强度很低。
形成混凝土蜂窝的原因主要如下:
1、混凝土在振捣时振捣不严,尤其是没有逐层振捣;
2、混凝土在倾掷入模时,因倾落高度太大而分层;
3、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或施工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控制不严,尤其是水灰比太低;
4、模板不严密,浇筑混凝土后出现跑浆现象,水泥浆发生流失;
5、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已有离席现象。
3、 模板的设计:全钢模板板面、支撑、对拉螺栓的布置可按通常方法计算,但面板为木竹板面时,因板材的技术指标一般在标准干燥条件下测定,经水泡后会稍有损失,因此凡采用木、竹面板时,建议其厚度较计算值作一定的增大,围檩间距及柱箍间距作适当减小,对拉螺栓布置间距也适当减少。
4、 对拉螺栓的布设:应结合结构计算布设,对不宜布设对拉螺栓的部位,可采用支撑进行补强。此外,在距墙、柱模板200~250㎜处楼板上,须预埋18-25钢筋支脚,以固定模板下口。
(3)“缩颈”:安装梁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后才允许接驳梁模板。柱头箍筋按规定要求加密并绑扎牢固,在混凝土浇注时发现柱纵筋偏位及时调整,钢筋保护层垫块安置数量和位置正确,尽量采用塑胶垫块。
(4)修补措施,根据构件连接部位质量缺陷的种类和严重情况,按上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和裂缝的有关措施进行修被加固。
11、疏松预防措施
(1)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振捣,避免漏振。
(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进场验收,严格控制水灰比,防止将矿物参合剂注入水泥储罐内。
(3)防止严寒天气混凝土早期冻害,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12、外形缺陷预防措施
(1)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拆除模板。拆模时从上而下,从外到内,严禁野蛮粗暴敲击、翘板等行为
(2)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模板,确保轴线和尺寸准确,加强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和牢固性、不使模板变形和位移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