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安全风险分级图,安全风险管控常用解决方案--苏州博富特
来源:2592作者:庄女士2021/8/11 0:03:00


       博富特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服务;帮助企业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明确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编制相应的工作表单,并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内部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


一、风险评估前期工作准备

      (1)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需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评估领导机构,组建由分管负责人、车间与班组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过程控制要求,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在风险 评估过程中的工作职责。

     (2)在开展风险评估前,企业应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明确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编制相应的工作表单,并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内部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

     (3)企业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经验介绍、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整理企业安全现状信息和必要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事故案例。

二、危险源辨识、分析及评价

1 、风险辨识

      (1)企业应针对所属行业特点、工艺特点和风险特点,按 GB/T 13861 和(或)GB 6441 规定,从生 产(工艺)系统、装置(设备)设施、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作业活动与过程、劳动组织、管理体系等方 面,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企业的安全风险类别。

     (2)企业宜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场所,以区域、场所内的操作及作业活动、过程及 所包含的装置(设备)设施、部位为内容,识别企业需要管控的所有风险点,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评估单元,也可根据需要,按以下原则划分子单元: a) 区域、场所等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功能独立、范围清晰的原则; b) 设施、部位等风险点应按照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工艺流程、作业岗位进行划分; c) 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含检维修)所有的作业活动。

2、风险辨识方法的选取

       a) 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风险辨识的,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b) 传统行业领域且具备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人才的企业,或以装置(设备)设施、厂区内及周 边环境为基础单元进行风险辨识的,宜选用故障假设分析法/检查表法(WI/SCL);

       c) 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人才的高度重复性企业,宜选用预先危险分析法(PHA)、事故 树/事件树分析法(FTA/ ETA)进行风险辨识;

       d) 基层班组和岗位作业人员进行风险辨识时,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

3、风险分析

       企业在选用风险分析方法时,应针对分析对象的实际情况、风险特点和分析目标,结合每种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应用范围和可提供的分析结果,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组合。 常用的定性、定量、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包括: a) 风险矩阵法(LS); b)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LEC)或其修正法(MLS);

4、风险分级

      企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并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予以标示。 企业应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对照企业风险判定准则,确定每一种风险类别、每一个风险评估单元的风险等级。

三、风险分级管控

      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

      1)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2)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

      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3. 相关要求

      1)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排查;

      2)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3)企业应在相应规定中发生变更情形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四、安全风险评估服务流程










庄女士 (业务联系人)

15250014332

商户名称:苏州博富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